《興櫃股》環團訪華德動能 籲政府加速推動電巴

楊志榮對參訪團體表示,華德動鋼構廠房樓高超過30米,廠房建築採用鋼絲網灌槳,摒除傳統模板,達到節省大量板模木材及高空勞力施工。廠房一樓高達11米,利於自然通風,樓頂建置約一百萬瓦太陽能板,員工停車場設於太陽能板下方,阻隔太陽照射員工車輛及廠房樓頂,大幅降低室內溫度,減少空調電用量。

華德電動巴士生產線採取由頂樓開始生產關件零組件、充電機及電池模組再逐層組裝傳送至1樓車輛車體生產線,華德動能是電動巴士業界極少數具有完整智能生產線,生產線車輛採取軌道及自動平移機傳送,車身骨架採國內首度使用精準合裝機及兩部智能全自動焊接機,車身塗裝採用全自動無人化大型機器人噴塗手臂及高效能過濾系統,其有機揮發物VOC排放遠低於法規容許標準。華德動能電動巴士整車產量每年高達1750輛,已經遠超過政府2030年臺灣市場需求,目前亦已經開始出口日本市場。

楊志榮表示,政府推動電動巴士國產化其目的是政府以國人納稅的錢來補助客運業者滿足政府零排放交通載具政策需求外,也必須達成產業在國內落地創造就業機會及確保社會安全資訊爲國外掌控國安疑慮,以致於相關主管機關採取嚴謹審查電動巴士公司國產化能力及資格。

華德動能除了取得國產化資格外,更於5年前即着手協助客運公司建立全功能充電場站,藉由智慧充電達成規避尖峰充電,降低電網饋線容量,並建置太陽能及儲能系統於電網低谷時巴士場站具有儲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