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消費金融2023年業績答卷: 與時偕行,多措並舉,書寫普惠金融大文章

近日,隨着母行興業銀行2023年年報的發佈,興業消費金融也交出了2023年度的業績答卷。截至2023年年末,興業消費金融總資產869.31億元,同比增長13.94%,各項貸款餘額 864.11 億元,同比增長 15.34%,各項數據在消費金融行業中表現優異。

自2013年11月被正式寫入黨的決議,我國的普惠金融發展走過了十年曆程,已成爲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作爲金融強國“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再次作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步入發展新階段。

回顧2023年,整體消費需求與市場雖逐步修復,但消費金融行業也面臨着促發展與嚴監管並行的局面,結合消費信貸質量尚未有效恢復,消費金融行業業績分化顯著。此背景下,如何兼顧客羣普惠與商業效益,成爲各消費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命題。這其中,成立逾九年的興業消費金融無疑是行業“優等生”。通過多元化創新產品、數智化轉型、與社會共生的價值理念,興業消費金融在取得良好商業效益的同時,堅定踐行普惠金融,爲實現金融強國持續貢獻“興”力量。

三大產品體系,護航“興”希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普惠金融以“爲民、利民、惠民、安民”爲己任,如水潤物。基於對客戶羣體的深刻理解與需求洞察,興業消費金融打造“家庭消費貸”、“興才計劃”、“立業計劃”三大產品體系,響應普惠客羣多元化消費需求,爲超過2100萬客戶帶來生活新希望,踐行有溫度和包容性的普惠金融。

其中,作爲用途相對多樣化、普適化的消費金融產品,“家庭消費貸”覆蓋家庭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幫助客戶應對各種不時之需。“興才計劃”則旨在幫助客戶解決子女教育上的資金難題,爲其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期間學費、生活費、教育培訓方面的貸款支持。該產品以超長貸款期限、優惠的貸款利率、在校期間只需還利息的靈活還款方式,及貸款後“90天無條件退貸”政策,讓有溫度的普惠金融服務滲透到客戶子女成才之路上的每一步。截至目前,“興才計劃”累計爲近5萬戶大學生家庭提供貸款超過28億元。

而“立業計劃”的推出是爲了幫助來到大城市打拼,卻因初入職場而囊中羞澀、舉棋不定的新市民青年渡過暫時的經濟困境,從容而安穩地在大城市安居樂業。以隻身一人來上海闖蕩的黃女士爲例,她在“立業計劃”的幫助下成功考取了研究生,開啓半工半讀的生活。“用流行的話來說,我出身‘小鎮做題家’,世界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向外探索。家裡不能提供太多經濟和經驗上的幫助,一切都要靠自己掙。”黃女士坦言,自高校畢業後,既需要留在大城市尋求一份工作謀生,也希望通過提升學歷鞏固實力,是興業消費金融爲她追夢提供了堅實的金融後盾。據悉,截至2023年12月末,“立業計劃”已爲超40萬名客戶提供貸款支持,累計發放貸款金額超43億元。此外,興業消費金融還爲具有穩定收入的年輕白領客戶量身打造了“優客通”,以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方案解決資金錯配問題,爲新市民羣體在城市生活保駕護航。

精準高效,注入數字普惠“興”動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普惠金融之“普”意味着覆蓋面的擴展,延展金融服務的廣度,而“惠”則需要金融機構讓利於民,挖掘金融服務的深度。普惠之擴展與下沉,風險控制是關鍵。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提高貸前風控、貸中評估、貸後處置等各環節的精細化程度,提高金融服務的質效,正在成爲各消費金融機構拓展普惠的新動能。

成立至今,興業消費金融始終堅持“業務導向,科技引領”的戰略方針,在業內率先出臺“十四五”信息科技規劃,深化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提高業務決策效率、增強精準服務、優化管理質效。

在貸前、貸中業務流程上,興業消費金融自主開發全功能App和自助貸款機(VCM),自建場景生態,實現了對客戶的全天候、全覆蓋服務,客戶可在線上完成“雲申請、雲審批、雲用款”的全流程操作。藉助數字化工具,持續增強客戶畫像精度準度和風險識別防範能力,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發展,並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極大提升經營效率和客戶體驗。

在貸後管理層面,興業消費金融積極探索“數字金融+智慧司法”的跨域合作,投產區塊鏈電子存證系統,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金融科技手段,實現法院案件辦理與金融業務系統的數據對接,減輕消費者舉證壓力。此外,基於不可僞造篡改、可追蹤溯源、公開透明可驗證的三大特性,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實現數據保護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構建更爲高效的貸後處置通道,化解金融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1月,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還與中移動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金融科技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探索金融科技的創新與應用。雙方將圍繞“智慧金融核心技術能力-金融大數據”共同研究金融科技的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探索金融業務模式的創新和變革。

寓義於利,共建可持續普惠“興”生態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金融服務從“增量擴面”轉向“提質增效”需要各金融機構與有關部門的共同推進,普惠金融也亟需形成一種多層次、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生態。就消費金融機構而言,瞄準傳統銀行難以覆蓋的新市民、農村低收入羣體,是其與商業銀行錯位競爭,互爲補充,共同推動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在“寓義於利”的理念引導下,興業消費金融以社會價值共生爲目標,將反哺社會、人文關懷作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應有內涵。其中,已經推出三年的“興才計劃”就是興業消費金融探索高等教育貸款的一個“可持續發展樣本”。該項目定位公益優先,兼顧經濟效益,致力於成爲陪伴大學生成長的第一個金融產品,在親身使用中將金融思維、投資理念與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相融合,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上好金融第一課。

2021年,興業消費金融對“興才計劃”進行升級,捐資50萬元設立“興才計劃助學金”,累計爲195名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學生髮放助學金,其中農村戶籍學生佔比爲68.6%。此外,針對在脫貧攻堅和教育扶貧中做出積極貢獻,特別是在農村基層學校工作,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貢獻的教育工作者,“興才計劃”還捐資100萬元設立“興才計劃”獎教金進行專項獎勵,全力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在金融服務之外,興業消費金融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持續推進金融知識普及、提升金融消費者素養,以及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2023年7月,興業消費金融與原福建銀保監局、福建師範大學三方共建“福建省高校金融教育宣傳基地”,全面提升師生學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濃厚氛圍。

而早在2021年,興業消費金融就聯合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設完成興才勵志成長基地,致力於打造一個涵蓋勤工助學、技能培訓、金融素養和就業競爭力提升的公益性服務平臺。據統計,該基地已經累計開展金融知識宣教活動750餘場,獲得師生好評。憑藉在金融宣教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基地在2022年被授予了“福建省金融教育示範基地”稱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不斷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金融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普惠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作爲國內消費金融公司擴大試點的首家開業機構,興業消費金融始終秉持“信用立身、以誠相貸”的服務理念,在兼顧商業效益的同時,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與時偕行,多措並舉,奮力書寫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爲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持續貢獻“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