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弱歐洲海運價 逼近成本

據業界現貨價資訊,部分大陸到美西線落在約1,500美元上下,到西北歐線已跌破2,000美元。另據SCFI最新一週報價,美西線、歐洲線運價距離今年初歷史高點都已下跌8成。

由於運價跌幅速度超出業界意料,近期船公司紛紛加大調控艙位力道,但死守成本線的難度愈來愈高。Alphaliner等航運諮詢機構一改之前預測,市場將從趨於「正常化」轉向「硬着陸」,遠東至歐洲似乎正轉向硬着陸。上海SCFI歐洲線運價連續三週皆下跌逾1成。

業界歸納,貨量減少關鍵在需求端,美國高庫存、高通膨、高利率等「三高」問題,造成需求降、貨量減,8月亞洲到美國出口貨量首次出現年減。此外,美中還有貿易戰干擾,大陸出口美國9月下降23%、10月下降30%,跟2019年相比分別減少6%、9%,預期11月大陸出口到美國貨量可能再下修,想回到2019年正常水準有難度。

再看歐洲,因烏俄戰爭大傷元氣,高通膨、高能源價格,嚴重壓抑消費,貨量大減、運輸需求不給力。據統計,歐洲、美國主要市場9月進口分別下降16、19個百分點。

歐美需求急劇收縮,卻碰上新船投入,供應鏈釋出更多運力,運力供給大於運輸需求,是造成這波運價連續快速下跌的關鍵。跟疫情大流行期間供應鏈之亂,缺船、缺艙、塞港,造成供需失衡恰恰相反,Sea-Intelligence預測,如果全球經濟確定走向衰退,引發減產、裁員潮,年底貨量可能面臨更大修正。

馬士基、赫伯羅特、ONE、陽明等大型航商表態,未來數月甚或幾季將調整運力,以最適運能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