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聲遊海南”專列來了!快上車→

進入12月以來

三亞崖州灣芒禾音樂節、

神話瓊劇《水晶宮》首演

相繼在海南舉辦

許多遊客循聲而來

感受海南律動

聚焦“聲遊海南”

一起來跟着聲音暢遊海南

聲遊海南 快樂出發

椰風海韻、陽光沙灘、熱帶雨林……漫遊海南,目之所及,景色秀美。而大海之南,不僅有如畫的風景,也有動聽的聲音。海浪拍岸,是大自然的聲音;黎歌悠揚,是民風民俗的聲音;魚市喧鬧,是人間煙火的聲音;火箭轟鳴,是科技騰飛的聲音。

坐上“聲遊海南”專列,聽海南演奏曼妙的交響樂,你定會不虛此行。

噓,“聲遊海南”專列來了!快上車!

1

乘“自然”號

聽海語鳥鳴 捕捉生態之美

“沙沙沙……”海風搖曳着椰樹,陽光在大海上鋪了一層金黃色的薄毯,海口假日海灘人潮涌動。

海口市民張虹正緊閉雙目,聆聽大海的聲音。在她看來,海的聲音猶如一首永不停歇的變奏曲。“轟……”潮水像衝鋒的戰士一樣,鼓譟着,咆哮着,這是漲潮的聲音;“嘩啦啦……”海浪如安詳的老人一般,低吟着,細語着,這是退潮的聲音;“汩汩……”海水如頑皮的孩子,跳躍着,迴旋着,這是它們在岩石間穿行的聲音……

萬寧日月灣,海水衝上沙灘發出“嘩啦”聲。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

光着腳丫走在沙灘上,沙子發出窸窣的聲音,彷彿在與遊人對話;“咯咯咯……”大人、孩子你追我趕,歡笑聲、嬉鬧聲交織……

海南島19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分佈着大大小小68個海灣,它們唱着曲調各異的歌。三亞亞龍灣,海浪時而溫柔,時而澎湃,乘快艇飛馳於海面上,彷彿能聽到大海的心跳聲;陵水清水灣,海浪有節奏地奏鳴,可以去這裡欣賞沙灘造型藝術,靜靜看一次日出;昌江棋子灣,沙質潔白,奇石兀立,你可走進天然浴場,聽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浪花聲……

遊客觀賞臨高古銀瀑布。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離開黃金海岸線,深入瓊島腹地,你將與神秘的熱帶雨林不期而遇。“咕咕咕……”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耳邊不時傳來山鷓鴣的鳴叫聲。“咯咯咯”“噠噠噠”,則是浪漫的雌鳥雄鳥二重唱。“嗚,嗚,嗚……”樹冠層傳來一陣口哨般的清亮長音,這是海南長臂猿吹響的“起牀集結號”。“啾啾”“吱吱吱”“嘰嘰喳喳”……林中百鳥爭鳴,與蟲兒低唱、百獸啼叫混在一起,奏響充滿生機的雨林樂章。

海南長臂猿清晨在枝頭“合唱”。(資料圖)

在海南,聽鳥鳴的好去處不止雨林。“唧唧唧……”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演中洋,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工程師馮爾輝循聲望去,5只黑翅長腳鷸,正氣定神閒地站在淺水區裡。他介紹,除了黑翅長腳鷸這些“常客”,也能在海南發現一些“稀客”。每年9月至次年3月,大批候鳥抵瓊,正是“觀鳥”“聽鳥”的好時節。“嘰嘰嘰”“喳喳喳”“哩哩哩”“咕咕咕”“嘀嘀嘀”……或站在枝頭,或立於海邊,或停於紅樹林,數百種鳥兒開嗓合唱,似泉水叮咚,如琴瑟和鳴,奏響獨屬南國的《百鳥朝鳳》曲。

鳴叫的黑眉擬啄木鳥。(資料圖)

2

乘“文藝”號

聽悠揚民歌 感受海南風情

“奔格內,奔格內……歡迎遠方客人來這裡,我把黎族山歌唱給你聽。這裡有說又有笑,山清水秀人更美……”每當村裡來了客人,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上安鄉作雅村總會響起歡快的迎客歌聲。

作雅村是一個充滿歌韻的黎族村落。在村裡,3歲孩童到80多歲的老人,都有百靈鳥般的歌喉。

六旬老人王取榮會唱數百首黎族歌曲,每首歌的曲調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敬酒歌熱情豪爽、勞動歌鏗鏘有力、敘事歌慷慨激昂、孝順歌情真意切……

王取榮唱黎族民歌。(資料圖)

“情歌種類最豐富,有的輕快,有的悲傷,有的婉轉,有的直白……”說着,王取榮就唱了起來,“行上行下看水井,三四看月回看你……”圓潤清澈的歌聲流淌着似水柔情,穿過山林,飄向遠方。“多見人煙少見你,多拜見日少見夜……”見丈夫唱罷,王取榮的妻子林玉英立即接上,兩人深情對唱,道盡愛情帶來的喜悅與離愁。

黎族民歌,是海南黎族聚居區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之一。隨便走進海南的一個黎族村莊,阿公阿婆、阿哥阿妹都能即興唱幾句,他們以歌代言、用歌傳情,在歌聲中完成一次次情感碰撞、人際交往。“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纔有味,阿妹喂……”歌聲裡,有敞開胸懷迎接賓客的熱情,亦有黎族人的喜怒哀樂、風土人情。

“海南島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海島,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豐富的民歌文化。”海南大學國際傳播與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曹量介紹,除了黎族民歌,海南其他地區的民歌也頗具特色——

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情感熱烈的是儋州調聲;拖腔緩慢、音質低沉,可獨唱、對唱,亦可合唱的是臨高“哩哩美”;開頭往往高亢嘹亮,隨後轉入舒緩、悠揚,層次豐富的是疍家鹹水歌;沒有過多修飾,用質樸的語言將對生活的熱愛淋漓暢快地歌唱的是崖州民歌……同樣是鹹溼的海風孕育的民腔土調,唱出的是旋律各異的曲子,演繹的是同樣動聽的漁家故事。

兩位演員在海口騎樓老街表演瓊劇。(資料圖)

鄉野山間,海邊沙灘,歌聲嘹亮,餘音繞樑……聽懂了海南民歌,也就讀懂了海南的鄉土人情、民風民俗。

3

乘“市井”號

聽魚市喧囂 品味人間煙火

“嗚……”凌晨5點,天邊剛露出魚肚白,瓊海潭門中心漁港不時傳來漁船歸港的汽笛聲。沉寂的漁港,開始熱鬧起來。

婦女們早已等候在岸邊,看到自家漁船滿載而歸,不禁喜笑顏開,笑聲飄到男人耳朵裡。

“接貨嘍!”男人提高嗓門發話。“叮裡咣噹”“噼裡啪啦”,人們開始將魚蝦運下船。卸完後,有的漁民將海鮮就地批發,有的則拿到岸邊零售。

“大多數漁家,是男人捕魚,女人擺攤。”潭門老漁民王振福介紹,擺攤的漁民集中在距碼頭幾百米遠的潭門海鮮市場。

早上6點,市場還比較安靜,幾位攤主在靜靜等待客人到來。當太陽穿破最後一絲黑暗露出笑臉,歸港漁船的汽笛聲越來越頻繁時,市場裡有了吆喝聲。

時針指向7,岸邊及市場裡的市民遊客多了起來,吆喝聲也愈發響亮。“又大又肥的馬鮫魚”“新鮮的扇貝,便宜了”……市場裡,一個個攤位依次擺開,延伸出十多米遠。

“東星斑多少錢一斤?”“紅角蝦怎麼賣?”詢價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說海南話的、說普通話的都有。

上午9點多,腳步聲開始變得稀疏。太陽越升越高,漁港裡的喧囂聲卻越來越小。

常有未趕上早市的遊客打聽去哪兒買海鮮,王振福總是熱情地推薦潭門海鮮市場。站在市場裡,你不僅能聽到吆喝聲、詢價聲,還能聽到餐廳加工海鮮時鍋碗瓢盆發出的“叮叮噹噹”聲。

當餐廳廚房傳出“滋啦”聲,一盤盤海鮮美味便要上桌了。“咔!”一隻螃蟹被掰開,誘人的蟹黃喚醒了味蕾,食客迫不及待夾一塊放入口中,鮮香在舌尖流淌。

白灼螃蟹、清蒸石斑魚、椒鹽大蝦……潭門漁港凌晨5點開始冒出的人間煙火氣,不斷升騰,於此刻化作一道道美食。食客們品嚐海味,談笑風生,笑聲和海上的風一樣自在暢快!

4

乘“科技”號

聽火箭轟鳴 追逐星辰大海

“轟!”“哇!”當火箭拖着尾焰騰空而起,海邊頓時響起一陣陣驚呼聲。那一刻,人羣的歡呼聲、海浪的嘩啦聲,在火箭巨大的轟鳴聲下,都顯得有些微弱。

去海南文昌海邊,聽火箭的轟鳴聲,追逐星辰大海,正成爲一種新時尚。海口“90後”小夥方琦就是一位愛追火箭的青年。

短短4年間,方琦已去文昌觀看了17次火箭發射。在他看來,每一次火箭升空都是一次精彩的樂曲演奏。

天朗氣清時,火箭奏響的樂曲是這樣的——

“五、四、三、二、一,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文昌淇水灣海灘上,前去追火箭的市民遊客自發喊出倒計時,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轟!”一時間,大地微微顫動,海灘上的氣氛瞬間被點燃。緊接着,轟鳴聲進一步變大,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過了一會兒,火箭在空中的身影逐漸變小,聲音也漸漸遠去,直至消失……

下雨時,火箭和風雨合奏的樂曲是這樣的——

“要下雨了,還能發射嗎?”“希望火箭順利發射”……2024年5月3日下午,“嫦娥六號”探測器搭載“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發射在即,淇水灣上空烏雲密佈,在海灘上等候的市民遊客不禁擔心起來。“嘩啦啦……”雨水還是忍不住從天空飄下,大家紛紛撐開雨傘,穿起雨衣。過了一會兒,雨越下越大,人羣卻突然安靜下來,大家不約而同地往發射塔架的方向看。“轟……”期待的聲音響起,火箭轟鳴是主唱,雨水滴答是伴奏,一曲交響樂振奮人心。在現場的人們,用連綿不絕的歡呼聲和掌聲,給這場交響樂演出作出評價——“中國,就是牛!”“中國航天,超讚!”……

在不同位置觀看火箭發射,會有不同的音效。

在樓頂,兒童的嬉鬧聲、小狗的叫聲,讓火箭的轟鳴聲融入了生活氣息。

在椰林裡,風吹椰葉發出的沙沙聲、鳥兒的啁啾,讓火箭的轟鳴聲更顯歡快自由。

在海邊,海浪拍岸的聲音、海風穿行的聲音,讓火箭的轟鳴聲更加高亢悠揚。

“去文昌看火箭發射,聽火箭轟鳴吧。”方琦說,這是一種反覆聆聽總有不同感受、總有無限自豪的體驗。

“叮咚!”您乘坐的“聲遊海南”專列到站了,溫馨提示:“自然”“文藝”“市井”“科技”4種車型,您可自由換乘。祝您旅遊愉快!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自然”號站點

海口假日海灘、三亞亞龍灣、瓊海博鰲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

“文藝”號站點

瓊中(黎族民歌)、定安(瓊劇)、儋州(調聲)、臨高(哩哩美)、三亞(崖州民歌)等。

“市井”號站點

瓊海潭門中心漁港、海口騎樓老街、三亞南邊海漁村等。

“科技”號站點

文昌國際航天城、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等。

聆聽聲音的“密碼”

最近上映的電影《好東西》熱度不減,作爲主角之一的小葉既是一名樂隊主唱,也是一名錄音師。影片中有一個片段,小葉和鄰居兼朋友家的小孩玩猜錄音遊戲。她給小孩播放的是媽媽日常勞作的錄音:煎蛋、甩乾衣服、折斷蔬菜、運行空調、用吸塵器打掃房間;小孩聽到的是:下暴雨、打雷、熊貓吃竹子、飛船啓動、龍捲風。電影的劇本設計得很巧妙,同一種聲音,不同聽者會有不同的猜想。

環境監測人員監測噪聲。儋州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聲音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通過它,有人解讀出自然界動植物的“語言”,有人捕捉到那些我們可能未曾留意的線索,也有人當起“聲音偵探”收集分析噪聲數據,最終目的是減少噪聲污染……

來源:海南日報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