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專家”匯添富基金四年半狂攬240億管理費 給權益類投資者虧損375億

文/任暉

匯添富基金,其管理規模於2020年曾一度躍居全行業的第三位。然而,截至當下,該基金的管理規模排名已然滑落至第九位。

不過,排名的下滑尚不足以全然展現匯添富基金當下所面臨的困窘之境。

匯添富基金自譽爲“選股專家”,然而近些年來,其主動權益基金的業績頗爲慘淡,被動指數基金亦如同旁觀者般無所作爲。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卻成爲了它的“遮羞布”。

匯添富基金是上一輪牛市中經營策略最激進的基金公司之一,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各發行六十餘隻,合計募集資金3129.91億元。

這也讓匯添富基金賺得盆滿鉢滿,四年半的時間向投資者收取管理費高達240億元。

但另一面,由於多數基金髮行於牛市頂部,從而導致投資者損失甚巨。同期匯添富基金權益投資(股票價差、股息和公允價值變動)合計給權益類投資者虧損約375億元,如果拋去股息這樣的被動收入,則合計爲投資者虧損517億元!

1、裹步不前

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四季度匯添富基金管理總規模爲8339.48億元,僅次於天弘基金和易方達基金,位於全行業第三位,是近些年最佳排名。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匯添富基金的管理規模攀升至9331.66億元,相較於2020年年末增長了近1000億元,然而,其排名卻由第三位滑落至第九位,顯然未能跟上行業的發展步伐。

不過,排名下滑並不足以體現匯添富基金當前面臨的窘境,旗下基金的規模結構更令人擔憂。

匯添富基金自譽爲“選股專家”,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是基本盤,但由於投資業績不佳兩類基金規模下滑嚴重,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反而成爲“遮羞布”。

據Wind數據顯示,匯添富基金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歷史規模峰值分別爲1160.06億元和3413.36億元。

來源:Wind,截至2024.9.30

今年三季度末,匯添富基金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別1168.13億元和1436.67億元,股票型基金的規模受益於ETF發展勢頭略有上漲,但混合型基金的規模流失了近2000億元。

來源:Wind,截至2024.12.9

更尷尬的是,2020年至今匯添富基金髮行股票型基金69只,募資776.83億元,發行混合型基金65只,募資規模2353.08億元,股票型基金規模幾乎沒有增長,混合型基金流失2000億元,這意味匯添富基金近5年辛苦募集的資金與流失資金規模相當。

2、時代看客

匯添富基金除卻權益規模出現大幅流失的狀況外,ETF 產品增長的疲弱態勢,亦是致使其管理規模被其他基金公司大幅超越的關鍵要素之一。

今年公募的主題聚焦於 ETF,主動權益持續表現欠佳,投資者遂將目光轉向了費率更低、風格更趨穩定的 ETF。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市場ETF規模合計3.73萬億,相較於年初增長1.68萬億,基金數量1023只,相較於年初增加146只。

從類型劃分來看,股票型 ETF 爲增長的主力,規模合計已然接近3萬億元,產品數量達824只。

就公司而言,華夏基金與易方達基金處於第一梯隊,管理規模皆超6000億元;華泰柏瑞基金處於第二梯隊,管理規模爲4799億元;南方基金和嘉實基金處於第三梯隊,管理規模處於2000億元區間;此外,還有7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處於1000億元區間。

而匯添富基金當下的 ETF 規模僅爲633億元,在全行業中排在第13位。

來源:Wind,截至2024.12.9

就增長速度而言,匯添富基金全然跟不上頭部幾家公司的步伐。相較5年之前,華夏基金的規模增長約6.17倍,易方達基金的規模增長約10.44倍,華泰柏瑞基金的規模增長約11.63倍,南方基金的規模增長約4.24倍,嘉實基金的規模增長約5.39倍,然而匯添富基金的規模僅增長了1.99倍。

3、盆滿鉢滿

匯添富基金是上一輪牛市中最激進的基金公司之一。前文提及,公司自2020年至今,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各自發行六十餘隻,總計募集資金3129.91億元。

這些所募集的資金,儘管留存率欠佳,然而確確實實令匯添富基金賺得盆滿鉢滿。

來源:Wind,截至2024.6.30

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匯添富基金向投資者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爲44.7.億元、70.37億元、56.82億元、47.81億元和20.21億元,合計239.98億元!

來源:Wind,截至2024.6.30

有這些鉅額管理費打底,匯添富基金雖然客戶維護費和銷售服務費佔比並不算低,但依然留存大量利潤。

2020-2024年上半年,匯添富基金的營業收入分別爲66.43億元、93.79億元、67.87億元、53.71億元和22.22億元,合計304.0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5.66億元、32.63億元、20.94億元、14.15億元和6.9億元,合計100.28億元。

4、虧損慘重

公募基金身爲金融服務機構,向客戶收取管理費用合乎情理。然而,問題在於過去數年匯添富基金的投資業績,特別是權益投資方面的業績,實在令投資者難以滿意。

來源:wind,截至2024.12.9,使用該公司旗下該分類的所有基金的平均月度回報計算業績表現。

據Wind測算,匯添富基金的混合型基金在過去5年的收益爲13.18%,在同期135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105位,近3年虧損24.60%排95位,近2年8.19%排第96位,幾乎皆處於倒數之列。

具體到單隻基金,截至12月9日,匯添富基金旗下主動權益基金(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有120只,虧損幅度超過40%的基金有8只,虧損幅度超過30%的基金有20只。

如果只看近3年表現,虧損的基金多達109只,佔比高達90%。其中,虧損幅度超過30%的基金有50只,跑輸滬深300指數,即虧損幅度超過18%的基金有68只,超過一半數量。

上文提到,匯添富基金在2020年和2021年成立了大量基金,近3年的巨幅虧損給投資者造成的巨大虧損,我們換個角度,用虧損金額來衡量大家可能會更能感受到匯添富基金持有人的痛楚。

據Wind數據顯示,2020-2024年上半年,匯添富基金期間爲投資者共創造收益約420.14億元,乍看數據尚可,但這全賴固收投資這塊“遮羞布”。

粗略統計,匯添富基金在2020-2024年上半年債券價差、債券利息和存款利息合計貢獻收入645.69億元,而如果拋去這些則給投資者虧損225.56億元。

如果只看權益投資,匯添富基金的股票價差、股息和公允價值變動三個科目合計給權益類投資者虧損約375.70億元,而如果拋去股息這樣的被動收入,則合計給權益類投資者虧損約517.60億元!

5、選股專家?

匯添富基金自譽爲“選股專家”,令人尷尬的是它的明星基金經理們近些年普遍表現不佳。

例如胡昕煒,當前匯添富基金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專注於消費股投資,因消費股近兩年的低迷,業績受到較大沖擊。

來源:Wind,截至2024.12.9

據Wind數據顯示,胡昕煒目前在管8只基金,任期業績能夠排在同類基金前50%的只有匯添富消費行業A和匯添富民安增益A2只,匯添富消費升級A、匯添富穩健增長A、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A以及匯添富消費精選兩年持有A四隻基金排在後30%。

來源:Wind,截至2024.12.9

胡昕煒的代表基金匯添富消費行業近5年盈利8.49%,同類排名595/806,近3年虧損38.12%,同類排名1830/2440,近2年虧損19.27%,同類排名1830/2444。

來源:Wind,截至2024.12.9

同時,胡昕煒還跑輸了幾位同量級專注於消費股投資的大佬,相較於張坤、蕭楠、劉豔春、焦緯以及王園園,胡昕煒的代表基金近5年和近3年業績均排在靠後位置。

來源:Wind,截至2024.12.9

除了胡昕煒之外,勞傑男、鄭磊、馬翔以及謝昌旭也是匯添富基金旗下管理規模較大的權益基金經理,上圖爲上述基金經理在管基金以及卸任基金的任期業績彙總,綠色標註爲基金經理任期業績排名在50%以下的基金,4位基金經理在管或卸任基金合計28只,16只基金排名在50%以外,還有10只在70%以外,如此業績與“選股專家”的稱號顯得極不相稱。

來源:Wind,截至2024.12.9

除了在任的基金經理之外,匯添富基金一些“隱藏人物”,例如於2023年年末離職的劉江。資料顯示,劉江前後管理過11只基金,巔峰時期管理規模高達552.45億元,但竟有7只管理過的基金排在90%開外,妥妥地處於倒數之列。

6、FOF的算盤

近日,在某論壇上,匯添富基金董事長李文表示,當前公募已成爲養老金投資管理的重要力量。

對投資者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李文還分享三點建議:一是儘早規劃,堅持長期投資理念;二是嚴選產品,關注公募養老目標基金;三是相信專業,選擇基金投顧服務。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李文推廣公募 FOF 合乎情理,然而迄今爲止,公募的養老目標基金尚未呈現出能夠擔當養老重任的跡象,匯添富基金旗下的 FOF 基金更是存在諸多爭議。

在業績方面,匯添富基金旗下的各類 FOF 基金總計23只,其中盈利的基金有11只,而虧損的基金有12只。

這般表現自然難以留住投資者。2022年二季度末,匯添富基金共有15只 FOF,規模總計147.77億元,而當下有23只 FOF,規模“腰斬”,僅餘75.83億元。

除了欠佳的業績以外,匯添富基金的 FOF 還存在諸多爲人詬病之處,比如基金經理尤爲鍾情於重倉匯添富旗下的基金。

類似的問題在2022年,《中國證券報》曾發表文章《FOF 異形:重倉自家基金 越線投資股票》對匯添富基金予以點名批評,然而兩年已過,此問題卻依舊未得到解決。

那麼,FOF瘋狂重倉自家公司產品,是基於一種什麼樣的考量呢?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想‘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收取FOF基金產品管理費的同時,還能幫公司其他產品做大規模。”

比如,一個15億元規模的公募FOF基金,如果全買自家公司基金,相當於給自家公司核心公募規模增加30億元。

一魚兩吃,既掙管理費,又賺規模,何樂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