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智挺竹竹苗合併 更好的一張牌

圖爲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表態,若在2022年大選前硬讓竹竹合併升格,絕對是不可行的。(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力推竹竹並,科技界大老、聯華電子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昨日表示,竹竹並不能倉促進行,倉促合併必定弊大於利,若在2022年大選前硬讓竹竹合併升格,絕對是不可行的。

另外,他強調,新竹縣市發展也不能自外於苗栗,必須把苗栗拉進來,當下最好方式是先促進竹竹苗聯合共同發展。

宣明智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從民國58年到交大唸書,服役時在新竹機場,又到工研院工作,他可謂是「新竹最忠實的新移民」,民進黨該察納雅言,合併之事要緩一下,「要結婚一定要先籌備好,謀定再後動。」

宣明智表示,科學園區人士彼此都會關心未來的發展,對於將來誰來主政或誰來領導,園區都很關心,大家會在選舉適當的時機開個會,若有覺得不適合地方,也會跳出把話講明。

他強調,迴歸本質來看,大家要想想政治是爲了「搶地盤」,還是要爲老百姓好,搶地盤有太多方式,但用政治手段去作一些事,是不是真的能夠照顧到老百姓,有利地方長期發展,在這麼短的時間談竹竹並,其實是弊大於利,例如地方選舉議員席次就少了一堆,行政單位要合併,很多民選鄉鎮市長都失業,這些人多年耕耘都落空,面對太多不清楚的事,最好不要倉促進行。

宣明智說,竹竹苗合併效果絕對遠大於竹竹並,竹竹苗合併後又能變成「都」,將是更好的一張牌。因爲科學園區在苗栗的竹南和銅鑼發展,很多公司和竹科是密不可分,很多人在這邊工作,住在另一邊,竹苗已經是一個生活圈。

宣明智並以美國蘋果(Apple)公司爲例,蘋果的市值是世界之最,但其實蘋果的總部卻在一個僅有6萬人的小城鎮,該地區也因蘋果吸引許多其他有特色的科技公司。現在科技產業的發展需要的是「安心做事的環境」,並非「人擠人的都市環境」。科技產業若能跟地方經濟結合,人才會進來、人口會增加,社區消費經濟會一起帶動,新竹縣跟苗栗剛好就有許多地區具備類似條件型態,大家不用通通往都市擠,也不會有交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