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聽力障礙難發現! 北市推「口、視、聽」整合篩檢

▲不良用眼習慣兒童視力問題的主要危險因子。(圖/達志示意圖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即日起全面啓動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15家醫療機構至臺北市幼兒園爲學齡前幼童進行口腔、視力、聽力身體檢查服務,健管處林夢蕙處長表示,臺北市104年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共計篩檢5萬4,419人,結果顯示,幼童齲齒率51.71%、視力異常率16.04%、聽力異常率0.75%。齲齒與視力異常是臺灣幼童最常見的健康問題,研究指出,齲齒除造成牙齒結構破壞、影響咀嚼功能齒列完整性外,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而近視發生得越早,度數增加的速度愈快,且幼童弱視如未在關鍵期之前矯正,也將永遠無法擁有正常的視力。 根據103年視力與口腔衛生習慣調查問卷分析結果顯示,家長監督兒童確實潔牙、每日睡前協助兒童進行潔牙及適當管理與降低兒童攝取甜食含糖飲料習慣,即可有效減少兒童齲齒髮生率;視力分析結果也發現,不良用眼習慣(用眼時用眼距離過近及用眼時間過長)爲主要危險因子,家長應增加兒童身體活動時間及改變不良用眼習慣。此外,輕度聽力障礙不易發現,平均診斷出來的年齡爲3歲半-4歲,耳垢問題、中耳積水、中耳感染形成的傳導性聽損等都是常見問題,且多數家長並未發現幼童有聽力異常,因此錯過了矯治的黃金時期而延誤了幼童的語言學習與發展。衛生局提醒,應隨時觀察兒童對語言的發展及是否有不尋常的舉止,例如左邊來的聲音反而轉向右邊去找,聽電話一定只用一邊耳朵聽或對聲音反應變得遲鈍、說話聲音變大、說話必須重複幾遍才聽懂、看電視時音量轉很大等,都必須懷疑有聽力損失,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後出現這些現象。衛生局表示,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預計篩檢5萬7,500人,篩檢對象項目爲「滿4歲以上未上小學幼童的口腔、視力及身體檢查(未曾接受聽力篩檢者可加做純音聽力篩檢)、滿3歲以上未滿4歲幼童的口腔、聽力及身體檢查。」未就學且符合篩檢年齡層之幼童,則由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與15家合約醫療機構依幼童年齡進行定點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