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買帳 「中文學習有效率」

郭鴻基說,臺大的老師多數都是留美回國,因此開設英語課程沒有問題,但主要是學生認爲,專業課程用中文學習更有效率,「爲何一定要用英文?」英文能力他們自己會加強。此外,有些系所也不適合英語授課,像是中文系,國際生既然選擇了這些科系,目的就是要學習中文,開英文課反而沒意義。

臺科大是推動英語授課較爲成功的公立大學,校長廖慶榮說,因爲老師們迫切需要優秀外籍的研究人才,主動到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招生,並用英語授課,校方的行政力量幾乎沒有介入。

但廖慶榮認爲,研究所可以全部英語授課,但大學部只需維持一定比例就好,像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語和法語分校,就堅持大學部不可開設英語課程,才能保存自己的母語。

亞洲大學國際學院院長陳英輝則說,私校與公校不同,私校是董事會治校,政策是由上而下推動,因此老師和學生的配合度較高,但校方不能只要求老師用英語授課,卻不提供幫助,像亞大每年選送多名老師到澳洲的語文中心培訓,以提升老師的英語教學能力。

銘傳大學副校長王金龍也坦言,用母語授課比較容易,因此對於願意用英語授課的老師,學校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譬如說讓老師教2節抵中文3節課程的時數等,更重要的是,當老師在教學現場遇到問題時,學校也要合力解決,一起營造出好的國際化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