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憂數位身份證「倉促上路」 內政部澄清:研議多年!合法安全透明

數位身分證將上路。(圖/資料照)

記者蔣婕妤臺北報導

內政部推動數位身分證換髮,不過,臺灣教授協會12日召開「反對數位身分證倉促上路」記者會,擔憂數位身分證倉促上路。學者呼籲政府透過立法或修法,公開透明與社會對話,強調要釐清資安及隱私風險疑慮後再推動數位身份證。對此,內政部13日迴應,澄清並沒有倉促上路問題,數位身分證早已研議多年,而且會遵循合法安全透明原則

針對外界關注數位身分證(New eID)的法律規範完備與否、資安及個資保護是否足夠、以及標案過程有無瑕疵提出看法。內政部13日表示,一定會在完備相關規範,做好對個資及資安的保護工作,並遵循政府採購法辦理招標作業之下,持續聽取各界意見,以謹慎的態度推動New eID。

內政部指出,世界各國法制架構均有殊異,由於我國戶籍法第52條已就換髮New eID訂有明確授權依據,就制發「晶片式」身分證之格式、內容、制發等授權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並可訂定相關辦法,符合立法目的及授權範圍。此外,內政部108年1月就開始研擬換髮計劃及成立工作小組等相關前置作業,因此國民身分證全面換髮辦法可以追溯自108年1月1日生效,即在完備換證程序

內政部指出,在資安及個資保護方面,均遵循資通安全管理法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辦理,這些法令均是20年前討論多卡合一的國民卡時代所沒有的,現在資訊科技之進步也與當年大不相同,New eID的規劃也與國民卡截然不同,將在該等資訊技術及法律基礎上進行制發及應用。公、私部門對個資之蒐集處理,皆須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如有違反,應負民、刑事及行政責任

至於設置個資保護獨立機關,國發會正就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與歐盟諮商中,後續將依諮商結果,儘速提出個資法修正草案及個資保護獨立機關組織法草案。

內政部說明,數位身分證發展及應用已歷經多年,各項技術標準、資安規範、制卡技術及相關應用已臻成熟。我國New eID即是參考國際安全標準及多數歐盟國家作法,着手規劃換髮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德國、愛沙尼亞早在十餘年前即推動全面換髮eID,雖曾發生資安事件,但未影響其推動eID政策。

內政部說,保障個人隱私及降低資安風險是數位身分證規劃的首要原則,其間更經過長達6年溝通研議與討論。自102年起即針對國民身分證及自然人憑證之結合進行研究,105至106年陸續辦理委託研究、舉行座談會、國際研討會工作坊電話民意調查等與各界溝通交流並蒐集意見,其中民調結果約有7成民衆支持換髮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

內政部提到,針對數位身分證換髮,成立「晶片國民身分證換髮專案工作小組」邀請專家學者參與,108年2月擴大原工作小組規模、變更小組召集人、邀請專家學者擔任委員及更名爲「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髮工作小組」,其中工作小組之委員名單中包含數位資安學者專家,於會中充分溝通並納入後續建置案執行參考。

內政部強調,對於外界對New eID之疑慮,將持續與各界溝通,並接受民意的監督,透過公私協力讓New eID的換髮工作更加周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