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文在右腦? 研究證實:任何語言閱讀書寫都在左腦

研究顯示,不管任何語言的閱讀及書寫運作都是在左腦。(圖/江翠國中提供)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臺灣美國以色列西班牙四個國家共十八位研究者,歷經四年,以漢語英語希伯來語西班牙語四種語言比較的腦造影證據,發現人類在處理四種不同語言的閱讀和書寫時,都在左腦運作。

臺師大研究員李俊仁表示,有人會認爲中文是象形文字,所以會在右腦處理,「這是比較嚴重的迷思」,早在1861年,法國神經外科醫生布羅卡針對失語症患者進行研究時就發現,人類的語言運作是在左腦。

▲師大研究員李俊仁。

在書寫系統裡,象形文字一向被視爲和拼音文字有極大的反差。許多人認爲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是拼音,所以中文閱讀經常被視爲將圖像意義連結,運用右腦完成,至於英文閱讀則是拼音與意義連結在左腦完成。

實驗結果卻顯示,在聽覺、視覺詞彙處理上,不同語言間的大腦功能運作,卻非常一致。

李俊仁表示,過去從未有研究同時針對中文、英語、希伯來語和西班牙四種不同語言做研究,「頂多兩到三種」,但這次跨國研究團隊選出四種不同的語言一起做,而且這幾項語言彼此間都是極端

李俊仁舉例,「有的語言可以完全依規則發音,也就是字形字音對應完全一致,如西班牙文,但是中文就是自行字音對應極差的文字系統」,但研究卻發現即使是這麼不一樣的語言,在大腦中的運作都是「大同,小異」,且所有語文地閱讀及寫作都是在左腦。

這項研究論文一共有十八位作者,由中央大學、臺師大、北醫、交大、陽明中研院共同做跨領域、跨語言、跨國、跨校合作,陸續在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及「神經影像」發表三篇論文,推翻「中文是意符文字系統,認知處理必定和拼音文字不同」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