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北京的祈雨納祥勝地

乾枯的海淀黑龍潭 房山黑龍關龍王廟 海淀黑龍潭山門 密雲白龍潭瀑布

◎戶力平

龍被視爲祥瑞,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主水之神”,司掌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而“龍潭”即神龍興風布雨之地,故將其視爲祈雨納祥之所。

北京歷史上有許多稱爲“龍潭”的地方,且多建有龍王廟。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祈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業興旺,多向龍神祈福納祥。龍年盛夏來臨之際,筆者特意尋訪那些久負盛名的“龍潭”,感受龍文化的歷史。

祈雨納祥民俗源遠流長

祈雨習俗,古已有之。《詩經·小雅》中便有“以祈甘雨”的記載,由此可見這種習俗已流傳了2000多年。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祈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業興旺,多向龍神祈福納祥,並視龍王爲水中之神,能行雲布雨,所以在龍潭旁多建有龍王廟,或在興建龍王廟的同時,開挖水泊,將積水之地稱爲“龍潭”,以爲祈雨納祥之所。

龍潭分爲兩種,一種是自然形成的,多分佈於山地溝壑之中,由於溝內泉水成溪,由上而下流經高崖,在崖下形成盆形水潭,故附會“神龍潛居”之說稱“龍潭”;一種是人工開挖的,多分佈於平原地帶,實爲一處方形或圓形水池,池中注水,營造碧波盪漾之景緻,且附會“龍潛其中”之說稱“龍潭”,並有黑龍潭、白龍潭、青龍潭、黃龍潭、紅龍潭、大龍潭、小龍潭之分。

其實,無論是龍潭,還是龍王廟,規模並不大。龍潭實爲水池,雨季水量充盈,冬季或遇乾旱之時,池水也會隨之減少或乾涸。而龍王廟的建築規模大多較小,多爲一間,正中供有龍王的神像,身穿龍袍,其面部表情、顏色都不同。黑臉的稱“黑龍王”,白臉的稱“白龍王”,黃臉的稱“黃龍王”,紅臉的稱“紅龍王”。規模較大的龍王廟有東西配殿,除供奉龍王外,還供有雷、風、關公、觀音、蟲王、青苗等諸神。

祈雨納祥活動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每年一次的祈雨,時間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即“龍擡頭”之日。民間傳說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與民間百姓交會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以這天被稱爲“春龍節”。二是每逢旱災嚴重之時,人們要舉行祈雨儀式,祈求天降甘霖,澤潤蒼生,以五穀豐登,且皇家多在此時舉行隆重的祈雨儀式。

消失的宣南黑龍潭

提起位於西城區東南部的黑龍潭,而今已鮮爲人知。但在民國年間出版的多種地圖上均有標註。因地處宣武門之南部,俗稱“宣南黑龍潭”,確切的位置是在先農壇西南側,明清爲京城著名的祈雨之所。

乘40路公交車到陶然亭橋北站下車後,便見到了西城文史學會會員張先生,隨後我們進入陶然亭公園的南門。他打開攜帶的一張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出版的《北平內外城分區地圖》,指着陶然亭與先農壇之間的位置,只見上面標有“黑龍潭”的字樣。

張先生介紹,這附近歷史上有過一處黑龍潭。清代《日下舊聞考》有“外城之黑龍潭,在祈谷壇(今先農壇)西,有龍王亭,亦爲祈雨之地。國朝以來,屢加修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上覆命鳩工庀(pǐ)治,益昭整潔焉”的記載。而清代文人吳長元在《宸垣識略》中也有“黑龍潭,歲旱於此祈雨”記述。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製的《京城全圖》上也有“黑龍潭”的標註。這處黑龍潭爲人工建成,實爲一座方形水池,池中注滿泉水,碧波盪漾。但池中也不是常年有水,凡是遇到乾旱之時,池水也會隨之乾涸。這時潭底就會顯露出一口用漢白玉砌成的水井,潭中的水很可能就源於這口井。

在池塘畔,建有一座龍王亭,祈雨時就在亭內進行祭祀活動。傳說劉伯溫降服苦海龍王之後,一位龍子(黑龍)藏身於此,所以將這裡作爲京城祈雨之所。清乾隆年間曾對黑龍潭進行過一次大規模修葺。

歷史上黑龍潭爲城南一處著名的風景區,民國學者陳宗蕃《燕都叢考》雲:“黑龍潭,康熙中爲燕遊之地。”明清時期京城的文人墨客多尋遊於此。清初詩人朱彝尊在此尋遊後賦詩讚曰:“禁菸高詠遍龍潭,未得同遊祗自慚。小榼(kē)春風攜最好,又騎驄馬到城南。”

到了清末,因這一帶地勢低窪,排水不暢,污泥淤塞,加之缺乏疏浚和治理,池塘成了臭水坑。黑龍潭、龍王亭及四周名園古剎多已坍塌,逐漸荒廢,到了民國時期竟成了亂葬崗子,完全沒有昔日黑龍潭之勝景。

1949年以後,政府對這裡進行整治改造,將黑龍潭以北的池塘填平,修建了道路和居民區,其西側利用已荒廢的多處池塘,建起了陶然亭公園。

隨後,我們走出公園,沿太平街北行。張先生指着街道兩側言道:民國時期,這一帶還比較荒涼,1952年修建陶然亭公園後,新建了這條大道。原是一條土路,南通城牆根,但無名稱。民國後始有人在此建房居住。街之北段西側有一東西走向的小巷稱太平街,再往西有太平橋之地名。街之南端側稱黑龍潭,曾爲祈雨之所。陶然亭建成後,將黑龍潭大部分圈入,1952年修成此路,定名太平街,包括黑龍潭所留部分,故“黑龍潭”之名已不存在。

原來如此,怪不得很少有人知道京城之內還曾有一處祈雨納祥的黑龍潭。

畫眉山下黑龍潭

久聞海淀溫泉畫眉山下有處黑龍潭,因地處某單位院內,未對外開放。有幸隨海淀區黨史地方誌辦公室組織的文史考察活動,才得以參觀這處明清時期著名的祈雨納祥勝地。

來到畫眉山下,但見山上古樹蔥鬱,一處紅牆黃瓦的寺廟掩映其中。

據考察活動特邀的文史專家史先生介紹,黑龍潭位於西山北部的壽安山北麓,相傳因“產石黑色,浮質而膩理,入金宮爲眉石”,故稱“畫眉山”。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黑龍潭在金山口北,依崗有龍王廟,碧殿丹垣。廊前爲潭,土人云有黑龍潛其中,故名黑龍潭。”龍王廟興建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爲皇家祈雨之所。明代書畫家、詩人袁樞尋遊此地後賦《黑龍潭》詩:“祠潭清見底,窈窕歷朝封。魚荇新開錦,苔莓老上鬆。輕陰穿雨足,薄日影山峰。獵獵腥風起,鍾鐃(náo)噪毒龍。”

清代沿用明制,依然在此開展祈雨活動,康熙、乾隆等帝王曾來此祈雨、觀潭。爲此,殿南還修建了供帝王休息的行宮數十間。乾隆年間修建清漪園(今頤和園)時,在南湖島,也稱蓬萊島,俗稱龍王島上建廣潤靈雨祠後,原來每年夏季在畫眉山黑龍潭舉行的祈雨活動被挪至此處。此後黑龍潭就沒有了皇家的祈雨活動。

站在龍王廟石階上,可以看到兩側上下兩層的平臺上,南北共有三座碑亭,分別是清康熙帝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撰文立寫的“御製黑龍潭重建龍王廟碑記”、雍正帝御書的黑龍潭碑和乾隆皇帝詩文等敕建的石碑。

沿着石階繼續而上,便能看到龍王廟了。紅牆黃瓦,頂部的吻獸都是龍的形象,高大而氣派。史先生介紹說,這裡之所以叫黑龍潭,據說潭裡原來有條黑蛇,常直立水中,昂首波上;長八寸許,頭有雙角,背有巨鱗,呈烏金色;其對逢乾旱求雨者,有求必應,十分靈驗,被認爲是掌管雲雨的“黑龍”,於是修葺稱龍潭,且建龍王廟。目前看到的這座龍王廟,是清康熙二十年重建的。

龍王廟坐西朝東,山門檐下正中鑲嵌有“敕建黑龍王廟”的橫匾。門後南側有“中華民國三十一年重修碑”,祠北有明神宗、即萬曆皇帝御製龍王廟碑,碑文稱:“畫眉山龍王廟在都城西一舍……”由此可見這裡歷史悠久。山門北側是黑龍潭,潭上半圓形遊廊環繞,灰瓦白牆,共三十三間,壁上有二十多個形狀各異的什錦窗。相傳天旱之年,附近水源乾枯,唯獨這裡潭水不盡不涸,緣此修廟供奉龍神。

1949年後在這裡修建了療養院,因長期未對外開放,所以鮮爲人知。

黑龍關下黑龍潭

房山區佛子莊鄉黑龍潭,早在元代便成爲祈雨納祥之地。久聞其名,直至不久前纔去探訪,且幸有房山區文旅委的劉先生同行。

我們從良鄉出發,約一個小時,抵達了地處大石河畔的黑龍關村。走下車來,但見一座紅牆灰瓦的殿宇建築置於高臺之上,這就是黑龍關龍神廟。

劉先生介紹,這裡的黑龍潭並非是水潭,而是指大石河經過龍神廟前的一段河道,因水闊水深,且地處黑龍關下,俗稱黑龍潭。清代《日下舊聞考》中有記載,稱其在(房山)縣西北十七裡大安山之上,有龍湫,深不見底。相傳有黑龍君居之。元至正十年(1350年)京師大旱,都事(官職)薩里墨色往禱,大雨霑足,於是依山爲壇,因壇爲廟,建正殿三間,坐北朝南,東西配殿各三間,建鐘鼓二樓,院內植四棵古柏,外爲山門,設欄盾臨潭上,廟中塑神龍像。

我們拾階而上,進入龍神廟的山門。

劉先生介紹說,黑龍潭前這座龍神廟,始建於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依山傍水,元明清時期,每遇大旱之年,朝廷都派官員到此祈雨,且每求輒靈,故有“龍泉靈雨”之說,曾爲“房山舊八景”之一。

來到龍神殿前,只見門檐下懸有“甘澤普應”金字匾額,門柱上是一副對聯:“御四海濟蒼生,功能配社;駕六龍享庶物,德可參天”。劉先生說,這匾額爲雍正帝賜題,而楹聯爲乾隆帝所賜。進入殿內,正中供奉着塑有金身的龍王神像。

劉先生繼續介紹道,龍神廟地處大石河狹窄地帶,沿河沿山高臺之上,爲多進院落,呈狹長分佈,有古碑、古樹、古塔、鐘鼓樓、殿宇。龍神廟之所以有名,有氣魄,關鍵是最初爲普通的龍王廟,後被皇帝御賜龍神廟,成爲皇家祈雨納祥之所。傳說祈福、納祥、驅邪都很靈驗。

作爲北京地區春節期間的最後一個廟會,黑龍潭的龍神廟會別具一格。數百年來,每逢農曆“二月二”這一天,四鄰八鄉的老百姓都載歌載舞來到這裡祭拜龍神,謂之“酬龍節”,這一活動已經演變成傳統的民俗節日。

密雲白龍潭久負盛名

密雲區有白龍潭和黑龍潭,而以位於太師屯鎮的白龍潭歷史更爲悠久。

駕車從香泉環島出發,走五環路至來廣營橋,上京承高速,至辛安莊立交橋,再走水辛路、京密路,兩小時後抵達白龍潭景區。在景區的入口處神龍門前,我見到了相約的密雲中學文友李老師。

進入白龍潭景區,我們沿林蔭道路而行。李老師介紹說,白龍潭的歷史極爲悠久。最初稱龍潭溝,又名石盆峪,溝內泉水成溪,由南而北流,下注潮河。溪水流經三處懸崖,形成三個瀑布。年深日久,瀑布下形成三個盆形小潭,其中頭潭雖小,直徑只有3米多,卻深不見底。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潭內南壁有一石門,是謂“石林水府”。查閱多種史籍,至少在明末清初未見密雲有“白龍潭”之名,而有“石盆峪”“龍潭”之名。

“白龍潭”之名疑始於清代。《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記載:“嘉慶十八年(1813年)諭,據禮部查明,白龍潭龍神,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曾經加封爲昭靈廣濟龍神。此次毋庸再益徽號。着曾入祀典,春秋以時致祭,用彰靈應。”

不經意間,我們來到一座寺廟前。李老師介紹說,這是龍泉寺,也稱龍王廟,據傳最初稱五龍祠,因內供奉小白龍及四海龍王得名。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清雍正年間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再次重修後被敕封爲皇家寺院。目前看到的建築是1996年修繕的,將原來的灰色簡瓦、板瓦、陰陽合瓦全部替換爲黃綠色的琉璃瓦,其他主體建築都按照原來的面貌進行修復的。

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佛教寺廟,坐東朝西,順着山勢建於高臺之上,共有二進院落,由山門殿、大佛殿和南北配殿組成。

離開龍泉寺,繼續上行不遠,便是龍涎池,也就是俗稱的白龍潭。只見一道寬闊的瀑布自上而下流淌,其兩側是兩條巨大的白龍神像。

尋遊至此,我想起《歷代名人詩詠密雲》和《密雲題詠》中均有北宋文學家蘇轍的《詠龍潭》一詩:“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幽人慾下看,雨雹晴相射。”據說是他奉使契丹時,途經白龍潭時寫下的。便問李老師,這首詩是否爲蘇轍尋遊白龍潭時題寫的?

李老師言道,這是誤傳。歷史上蘇轍確實到過今天的北京,也到過今天的密雲,並題有《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中涉及今密雲轄域的有《題燕山》《奉使契丹古北道中》《古北口道中呈同事》《奉使契丹過楊無敵祠》《旅行》等詩篇,但未見其贊詠密雲白龍潭的《詠龍潭》。而蘇轍所寫《題李公麟山莊圖並敘》其十四“玉龍峽”一詩則曰:“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幽人慾下看,雨雹晴相射。”與《歷代名人詩詠密雲》一書所錄的《詠龍潭》完全相同,一字不差。

“玉龍峽”是宋代畫家李公麟所繪《龍眠山莊圖》八幅山莊圖之一,蘇轍觀賞後大爲讚賞,遂賦詩二十章,其第十四章,即“玉龍峽”一詩。由此可見,《詠龍潭》原題爲《玉龍峽》,讚美的不是今天密雲白龍潭,而是北宋時期安徽桐城李公麟山莊之“玉龍峽”。多種介紹密雲歷史及白龍潭的書籍中都引用蘇轍這首《詠龍潭》,實際上此詩與密雲白龍潭無關。

我們尋一條小路,登上大壩,但見白龍潭水面開闊,遠山近水,滿眼清新。

延慶有“五色龍潭”

歷史上,延慶地域內有爲數不少的水潭被譽爲“龍潭”,人們還依照五行分佈的理念,以及水質顏色和相關傳說,給這些“龍潭”取了相對應的名字,如黃龍潭、青龍潭、黑龍潭、白龍潭、紅龍潭,俗稱“五色龍潭”。

位於永寧鎮上磨村的黃龍潭,爲延慶母親河嬀河的主要源頭。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這一帶“百泉競發,積以成潭,古稱龍泉。”遼金時期,黃龍潭一帶就是皇家苑囿。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延慶縣誌》對黃龍潭有所記述:“在永寧西十里,水源深濬(jùn),下有水運碾磑(wèi)四座,居人每見有黃馬出遊岸上,近則馬入水中。”據傳很久以前,有黃龍(另說黃馬)從潭中游到岸上,故名黃龍潭。潭畔有黃龍廟,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坐西朝東,正殿3間,有黃龍祖先塑像。早年間,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遠近的商人、藝人及村民,到此祭祀黃龍。

青龍潭是永寧鎮四司村南的一處溝谷,因溝口有十餘米高的懸崖,崖上溪流順勢而下,衝擊成潭,尤其是冬季,水中夾帶着青色的冰塊,如同青玉般晶瑩剔透,故名“青龍潭”。

黑龍潭,原稱烏龍峽谷,位於千家店鎮,即黑河進入陡峭的深谷中,形成大小四個深潭,因黑河水呈青碧色,在黑褐色岩石掩映下,越發青碧,故名“黑龍潭”。因其地勢險峻,兩岸巖壁近百米高,潭水深不見底;每逢雨季,河水猛漲,驚濤拍岸,聲響如雷。在潭的東北面,建有黑龍廟,早年間每逢天旱,人們到此祭拜龍王,以爲祈雨。

白龍潭位於大莊科鄉水泉溝村,實爲巨型冰臼,最大口寬爲20米,最深爲18米,全部由堅硬的花崗岩石組成,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數以萬計的冰臼中,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最爲壯觀和完美的冰臼,也是目前世界上十分罕見和奇特的巨型冰臼,堪稱奇觀。

紅龍潭位於井莊鎮的一條溝谷中,地貌爲花崗岩,潭水源自一泉,泉流匯積成潭。一說因周邊花崗岩呈紅色而稱紅龍潭。另說有一年大旱,莊稼都快旱死了,人們祈求上天,降點甘霖。突然,晴空一聲霹靂,一道紅光在溝谷中降落,瞬間清風細雨,雨下了七天七夜,人們得救了。驚喜之餘,人們在村西南的溝谷中發現了一處泉潭,有一條紅蛇來回遊動,村民紛紛叩拜,說是紅龍顯聖,把此潭命名爲“紅龍潭”。後來,村民就在紅龍潭不遠處修建了紅龍廟。正殿三間,供奉紅龍王神像,而今該廟已消失。整版供圖/戶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