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嗓族注意!她脖凸又聲音啞 竟因喉頭藏15公分腫瘤

脖子凸又聲音沙啞,就醫後才發現原來頸部長了顆15公分腫瘤。(示意圖/Shutterstock 非新聞當事人。)

臨牀上一名年邁的奶奶,多年來脖子都有一顆突起物且越長越大,直到最近出現持續性的聲音沙啞,就醫才發現是因爲脖子內長了一顆15公分的惡性腫瘤壓迫喉返神經,且腫瘤已經擴散到淋巴腺幷包覆住頸動脈,需要趕緊施行大範圍的根除性手術

●甲狀腺疾病好發女性 治療方式選擇多元

負責收治個案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高明醫師指出,甲狀腺疾病較常見於女性,像是甲狀腺功能性的疾病,如亢進或低下大多可透過藥物控制;若是出現結節過大壓迫氣管食道造成呼吸、吞嚥困難,或是確診惡性腫瘤,以及少數格雷夫氏症甲狀腺炎合併甲狀腺機能亢進)藥物治療不彰的患者,則建議以手術爲主要治療方式。

傳統開脖子手術傷口大 易增感染風險

像上述腫瘤特別大的患者,通常會以傳統開脖子的手術方式將腫瘤切除,不過,傷口大對於年長者恢復不易,也增加感染風險。因此,藉由「經頸部內視輔助手術」透過不到5公分的傷口,順利將15公分以上的腫瘤完整摘除,並且搭配神經監測器確認喉返神經位置,保留術前雙側聲帶的原始功能,奶奶對於手術結果非常滿意,也順利擺脫大脖子。

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劉高明醫師指出,「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距離腫瘤位置近,傷口小、出血量低,術後復原快,適合所有甲狀腺手術的病人使用。(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甲狀腺手術趨勢! 「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下方,接近氣管與食道的位置。劉高明醫師進一步說明,近年來,隨着醫療科技進展,爲了脖子美觀發展出可從腋下乳暈或是下脣內側進入切除甲狀腺的微創內視鏡手術,但由於切口距離甲狀腺較遠,手術需通過的路徑組織都需要被破壞,術後復原時間比較長,也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

目前彰基體系具有豐富的「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經驗,藉由內視鏡輔助從頸部傷口進入,距離腫瘤位置近,對於組織破壞小,可以精準摘除甲狀腺腫瘤,且輔以內視鏡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脖子手術傷口較小、出血量低,術後復原快,適合所有甲狀腺手術的病人使用。

●甲狀腺緊貼神經 透過儀器定位避免術後併發症

劉高明醫師表示,由於雙側甲狀腺鄰近控制聲帶運動的神經,若不慎傷到(上喉或喉返神經)可能會出現聲音沙啞、喝水嗆到或是發不出高音後遺症所幸,目前甲狀腺手術可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器」,它就如同倒車雷達一般,可以清楚在手術中定位神經位置,避免切除腫瘤時傷害神經組織,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神經監測器」適用於所有甲狀腺手術,更建議困難手術如二次開刀、腫瘤過大,甚至是甲狀腺癌合併大範圍淋巴侵犯的患者使用。

●甲狀腺腫瘤預後佳 如有症狀應立即就醫

他補充,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傷口小,對於患者術後照顧較爲容易,術後僅需特別留意傷口出血或是低血鈣的問題。劉高明醫師於「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已有2000例以上的經驗,他呼籲甲狀腺腫瘤預後較佳,因此,若發現甲狀腺有不明突起,或是吞嚥、呼吸困難的情況,應儘速就醫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