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腫瘤消融大會今開跑 專家齊聚探討癌症治療方式

射頻消融目前最多運用肝癌治療,還可以運用在甲狀腺、肺臟腎臟骨頭部位腫瘤。(長庚醫院提供)

80歲的劉先生,是慢性C肝患者,且右葉有8公分的腫瘤。接受2次栓塞治療後,大部分的腫瘤仍存活醫師發現,劉先生體內有一條大直徑動脈供應腫瘤,便透過射頻消融,將腫瘤完全消除。嘉義長庚醫院今舉辦2019亞洲腫瘤消融大會,邀請300多名國內專家深入探討癌症的治療方式

國內肝癌有8成發生在B、C肝炎病患身上,肝炎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胃口差、噁心、嘔吐、黃疸、右上腹悶痛、茶色尿等,需及早診斷治療,才能避免病情延誤。若罹患肝癌,射頻消融是主要的治療方式。

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盧勝男表示,射頻消融(電燒)的原理是在超音波的導引下,將電極針插入腫瘤,再釋放出射頻能量。這些能量經由離子激化轉換爲熱能,使局部組織凝固性懷死,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除了用於治療肝癌,亦可運用在甲狀腺、肺臟、腎臟、骨頭等部位的腫瘤。

2019亞洲腫瘤消融大會將在本月25至27日於嘉義長庚醫院舉行,共有300多位國內外專家與會,亦會邀請副總統陳建仁院進行特別演講。行程首日特別安排現場實務操作,示範透過融合影像、對比劑超音波及人工腹水輔助下的肝癌消融,以及在電腦斷層導引下,腎臟癌的冷凍治療,讓與會專家更深入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