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淹水引「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桿菌」 嚴重恐腎衰竭

暴雨淹水後容易喝入受污染的水、食物而引起腸道傳染病。(圖/東森新聞,下同)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近日常有強降雨造成淹水情形,尤其每年7〜9月適逢颱風季節,更易因暴雨導致低窪地區淹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淹水後容易喝入受污染的水、食物而引起腸道傳染病,也可能因接觸到污染的水或土壤而感染「鉤端螺旋體病」,輕微者出現發燒、腸胃道不適等疑似感冒症狀,嚴重恐出現腎衰竭黃疸與出血等症狀。另外,衛生局也指出,淹水可能將存在於深層土壤中的「類鼻疽桿菌」帶至土壤表面,因此清理家園時,會增加感染類鼻疽的風險,感染類鼻疽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嚴重者會引發肺炎急性皮膚化膿、局部淋巴腫大、慢性化膿及菌血症敗血症等症狀。而豪雨過後積水容器未清除也易孳生病媒蚊,造成登革熱的流行。疾管陳少卿處長強調,除了做好防颱準備外,淹水地區民衆清理家園除了做好個人防護,還要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步驟,做好飲食及環境衛生,並加強以下預防工作,以避免傳染病發生。

1.注意飲水、食物及居家環境衛(1) 若住宅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纔可以飲用

(2) 飲用水澈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

(3) 食物應充分煮熟,勿食用泡過水、發黴或外觀異常的食物,所有食物請確認於保存期限內再食用。

(4) 泡水廚房用具及餐具應煮沸處理,不能煮沸者,以含氯200ppm漂白水溶液浸泡30分鐘後,再用清水清洗乾淨。

(5) 室內環境如地面、牆壁廁所浴室、廚房及臥室,在打掃清潔後,以含氯500ppm漂白水充分洗刷。

(6) 住家四周環境,如庭院水溝及其他潮溼處所,在垃圾清除及打掃清潔後,須再進行環境消毒,以含氯1,000ppm漂白水加以噴灑消毒,噴灑時請注意保護眼睛及皮膚。

(7) 預防感染最好的方法勤洗手和進行環境消毒,有關泡製漂白水的方法,可逕至該臺北市衛生局(市民服務/文宣出版品/影音短片)下載使用。▲近日暴雨造成多處積水。

2.清理居家環境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1) 清潔整理居家環境時,請配戴防水手套口罩及穿着雨鞋或防水長靴等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仍應以清水及肥皂洗手。(2) 皮膚外傷應儘速將傷口澈底消毒及包紮,並避免再受污水淤泥等感染。

3.清除病媒孳生源孑孓不孳生(1) 巡:經常巡視室內外環境可能積水容器。

(2) 倒:倒置所有積水容器,如輪胎鐵鋁罐、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以防止病媒蚊孳生。

(3) 清:清掉所有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

(4) 刷:刷洗積水容器,避免蟲卵附着。▲漂白水泡製方式。(圖/臺北市衛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