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統計局:2020年廣東超11萬億元,同比增長2.3%

1月24日,廣東省統計局公佈了2020年廣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2020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110760.94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爲4769.99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爲43450.17億元,同比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爲62540.78億元,同比增長2.5%。

關鍵詞:結構

服務業比重比提高1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廣東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一二三產業比重爲4.3:39.2:56.5,服務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可見產業協同性增強。

第一產業方面,生產形勢良好,糧食產量創8年來新高。據統計,2020年,廣東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66.1萬畝,糧食總產量1267.56萬噸,創2013年以來新高,同比增長2.2%,糧食安全基礎進一步鞏固。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蔬菜產量同比增長5.1%,園林水果產量增長6.9%,茶葉產量增長15.7%,禽肉、禽蛋產量分別增長10.8%和7.6%,淡水產品增長4.3%。生豬產能持續較快恢復,四季度末,生豬存欄、能繁殖母豬存欄分別同比增長32.5%和41.0%,增幅比三季度末提高14.8個、15.3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方面,工業生產持續恢復,先進製造業較快增長; 建築業生產穩步加快,土木工程建築業快速增長。2020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製造業佔比提升,全年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6.1%,佔比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建築業增加值0.47萬億元,同比增長7.5%,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8個百分點。城市交通運輸、老舊小區改造、節能環保工程建設加快,帶動土木工程建築業產值增長19.2%。

第三產業生產加快,交通運輸穩步恢復。2020年1-11月,廣東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17.8%;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營業收入在電商快速發展帶動下增長31.5%。經濟回升推動交通運輸業穩步恢復。公路貨運四季度月均增速達8.5%,水路貨物週轉量當月增速連續6個月正增長。全年民航貨物週轉量增長3.5%;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5.4%,增幅連續8個月正增長,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長2.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0.3%,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關鍵詞:民生

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完成年度任務的111.4%

民生方面,居民收入保持增長。2020年,廣東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萬元,同比名義增長5.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萬元,名義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萬元,名義增長7.0%。

就業基本穩定。截至12月末,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11.4%、114.8%和113.0%;四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53%,控制在3.5%的目標範圍內。

從財政看,經濟效益逐步向好,2020年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重點傾斜。據統計,2020年,廣東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9萬億元,同比增長2.1%,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達年內新高。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萬億元,增長1.0%;其中,民生類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9.4%,住房保障、衛生健康、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領域支出分別增長28.7%、12.0%、10.2%和6.1%。

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6%,漲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12月,CPI同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0%;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下降2.8%。12月,PPI同比下降1.2%,IPI下降2.1%。

關鍵詞:三駕馬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2萬億元,降幅收窄2.9個百分點

投資、消費、出口被喻爲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從2020年的經濟成績單看,三駕馬車動力十足,有效拉動了經濟穩定增長。

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回升較快,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快速增長。2020年,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2%,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2個百分點。在高標準農田和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的新建和改擴建帶動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81.0%,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99.0個百分點。新經濟發展和防疫要求對電子信息、網絡相關設備需求大量增加,全年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60.5%。

值得注意的,基礎設施投資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長11.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4個百分點。其中,道路運輸業增長15.4%,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20.4%。5G、數據中心、重大科學裝置項目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投資增長20.2%。新增5G基站8.7萬座,總量居全國第一。民生補短板領域投資持續增長,其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投資合計增長32.0%。

消費方面,市場銷售持續回暖,線上消費快速增長。2020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2萬億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9個百分點。日常消費類商品零售保持穩定,糧油食品類、飲料類、日用品類、中西藥品類分別增長9.4%、14.4%、7.8%和21.6%。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如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書報雜誌類分別增長6.4%、1.5%、25.2%。線上消費活躍度提高,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增長19.3%,佔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的26.5%,佔比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

出口方面實現正增長。2020年,廣東貨物進出口總額7.1萬億元,同比下降0.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3萬億元,增長0.2%,增速實現由負轉正;進口2.7萬億元,下降2.6%。全年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3.5%,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保稅物流進出口增長6.4%。工業品出口交貨值穩步恢復,12月同比增長6.1%,增幅達年內最高。

關鍵詞:創新

全年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3.0%,佔GDP比重25.2%

2020年,廣東以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爲代表的新經濟不斷髮展壯大,全年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3.0%,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5.2%。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達64.7%。創新驅動持續推進,新經濟發展不斷壯大。

數據顯示,廣東有效發明專利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穩居全國首位,國家級高新區14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5.3萬家,新增市場主體230萬戶,總量達1385萬戶。

部分高技術新產品產量較快增長,3D打印設備、風力發電機組、工業機器人、計算機工作站、新能源汽車、4K電視分別增長144.8%、135.5%、48.5%、47.4%、27.6%和19.6%。

在線教育、快遞+直播帶貨等新消費模式興起,信息消費大幅增長,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全年增長33.4%;快遞業務量增長31.4%。

分析:全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省統計局專家分析,總的來看,2020年廣東經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穩步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

專家建議,2021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化“1+1+9”工作部署,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採寫:新快報記者王彤 通訊員周媛媛 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