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性商品蓬勃 期交所連三年交易量破2億

金管會鄭貞茂主委(右二)、FIA亞太區主席Bill Herder(左一)、期交所劉連煜董事長(左二)及歐交所董事總經理Roland Schwinn(右四)共同合影。 (圖/期交所提供)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2017年FIA臺灣衍生性商品市場發展國際研討會於今(31)日召開,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亦表示,在「三足鼎立」的商品發展策略下,期交所交易量連三年突破2億口大關,今年5月推出美國道瓊期貨標普500期貨,及盤後交易至次日凌晨5時,上線至今,夜盤交易量屢創新高,佔日盤比重自6.5%增加至8.5%。

FIA由臺灣期貨交易所、美國期貨業協會(FIA)及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聯合舉行,此會已連四年在臺舉辦,今年結合臺灣、德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交易所及業界代表,從各方觀點,精闢探討臺灣、亞太地區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未來發展等議題

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2007年至2009年金融海嘯顯示金融監理重要性不可忽視,金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及敦促期交所建置國內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機制,而臺灣市場的表現,即使大環境不佳之情況下,經濟成長率達到2%,創下近4年的新高,而資本市場近年來在國際間表現亦相對亮眼,在在說明臺灣巿場具有十足的發展潛力

根據期貨與選擇期刊統計,今年上半年,期交所全球衍生商品交易所排名第19、臺指選擇權居全球指數選擇權契約第5大。劉連煜亦表示,期交所在瞬息萬變的巿場中,致力新商品的開發及巿場制度革新。今年5月推出美國道瓊期貨及標普500期貨,及盤後交易至次日凌晨5時,長達19個小時的交易、幾近全天候涵蓋歐美交易時段,是臺灣期貨市場歷年來最重大的突破之一。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