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從“層次”到“類型” 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何淼)教育部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從“層次”教育到“類型”教育,職業教育進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陳子季介紹,教育部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爲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健全辦學體制、完善育人機制、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佔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佔普通本專科的52.90%。累計培養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本專科畢業生5452萬人,開展社區教育培訓約3.2億人次。
陳子季指出,“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發展主要有五大亮點。一是最大的貢獻,國家確立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地位。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宗明義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確定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是一個單獨種類的教育。
二是最大的突破,我國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學校體系結構更加合理、定位更加清晰,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大幅提升。在縱向貫通上,鞏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強化高等職業教育的主體地位,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在橫向融通上,加強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機銜接、協調發展。面向在校生和全體社會成員廣泛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訓銜接連通。
三是最大的進步,職教發展邁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制度標準、協同育人、“三教”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大幅進步,如建立了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各部門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協同發展職業教育的合力;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發佈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方案和七門課程標準,遴選約4000種“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等。
四是最大的成就,職業教育培養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上,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200餘個專業和10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區域發展上,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推進“東西職業院校協作全覆蓋、東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職業院校全面參與東西勞務協作”三大行動,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設備超過18億元。在服務脫貧攻堅上,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千萬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成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見效最快的方式。“十三五”期間,共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範縣(市、區)261個。在促進教育公平上,中職免學費、助學金分別覆蓋超過90%和40%的學生,高職獎學金、助學金分別覆蓋近30%和25%以上學生。用三年時間擴招300萬人,服務“六穩”“六保”,踢出了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臨門一腳”。
五是最大的亮點,職教發展實現了更高水平的開放。在向產業開放上,配合國家發改委培育800多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試點建設21個產教融合型城市,構建了以城市爲節點、行業爲支點、企業爲重點的產教融合新模式。在向企業開放上,遴選了73家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絕大多數是行業龍頭企業、“小巨人”企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參與企業2200多家。在向世界開放上,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繫,有400餘所高職院校與國外辦學機構開展合作辦學,成立海外獨立舉辦的第一所高職院校“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魯班工坊”,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