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港區整體操作恢復 航運公司重訂靠泊計劃

(原標題:鹽田港區整體操作恢復 航運公司重訂靠泊計劃

證券時報記者 吳少龍

“真的是鬆了一口氣”,對於鹽田港整體操作全面恢復這一消息,做貨代出口代理的林先生告訴記者,“我的朋友圈裡都是‘喜大普奔’的消息,並紛紛轉發了這一消息。”

6月23日,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髮布通知,因鹽田港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作業能力已穩步回升。自6月24日零時起,鹽田港區整體操作全面恢復。

作爲華南地區最主要的國際大港,鹽田港區的運行在廣東本輪疫情中備受國內外關注。壹航運創始人兼CEO鍾哲超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鹽田港區整體操作全面恢復對全球航運而言是一個重大的利好。不過之前積壓的‘擁堵’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化解。”

鹽田港區

整體操作全面恢復

“現在終於有了盼頭”,林先生告訴記者,“之前我們的倉庫都爆倉了,手上的重櫃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發出來,根本不敢接單。鹽田港整體操作全面恢復是一個非常重磅的利好消息。”

根據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髮布的通知,在各級政府有力的支持和指導下,鹽田國際嚴格抓實疫情防控工作,並有序推動港區復工復產。目前,港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鹽田港區作業能力已穩步回升。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決定自6月24日零時起,整體操作全面恢復。具體包括:所有泊位基本恢復正常運作,包括此前封閘西港作業區;進一步增加出口重櫃入閘預約數量至每日9000輛,空櫃及進口重櫃提取業務照常運作;出口重櫃接收恢復爲正常ETA-7天(即船舶預計到達日期前7天)。

在6月22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陳彪表示,5月31日起鹽田國際閘口恢復接收出口重櫃。目前,港區作業能力穩步回升,進港預約系統有效運行,港區及周邊交通順暢,鹽田港區作業泊位已達11個,日吞吐量超過2.27萬標箱。對於鹽田港區的穩步復工復產,各大班輪公司均表示已經做好早日重新靠泊鹽田港區的計劃,航線正在逐步恢復正常。

數據顯示,鹽田港是中國貨物運往西方國家的主要門戶,它是世界第四大港,承擔着廣東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全國對美貿易四分之一貨量。2020年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334.85萬標箱,同比上年逆勢增長2.1%。

關注鹽田港一舉一動的還有國際航運公司。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集團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鹽田港務局已經宣佈,隨着更多工人重返工作崗位,更多泊位重新開放,生產力將逐步提高……積壓的貨物將在未來幾周內逐步清理。”

操作能力恢復

不等於航運恢復

需要說明的是,鹽田港操作能力恢復不等於航運全面恢復。

“鹽田港碼頭的操作能力恢復僅僅是第一步,”鍾哲超向記者解釋,“因爲疫情鹽田碼頭部分船舶泊位停滯下來,現在它是重新開放,但是此前很多的國際航運公司已經安排了跳港,航運公司重新安排新的停靠計劃需要一定的時間。”

記者瞭解到,在得知鹽田碼頭復工復產後,不少運輸公司立馬着手重設停靠計劃。華南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立新表示,對於鹽田國際的穩步復工復產,公司很有信心。“公司已經做好重新靠泊鹽田港區的計劃,相信在鹽田港區的班輪航線也將很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因前期“放緩”,鹽田港積壓了一定的貨物。“這種擁堵情況還會維持一段時間,隨着鹽田港的全面恢復,擁堵有望逐步得到熨平。”不過,鍾哲超也指出:“從全球航運來看,目前的情況其實並不樂觀,歐美各大港口目前的產能受各種因素影響,近期一直處在緊張的狀態。另外,7月、8月傳統出口旺季即將來臨,這也將對全球航運帶來新的挑戰。”

航運的緊張,疊加各種因素,運費也是節節攀升。上海航運交易所公佈最新的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顯示,截至上週五,中國出口集裝箱指數(CCFI)和上海出口集裝箱指數(SCFI)均刷出歷史新高,同比分別大漲203%和358%,分別達2526.65點和3748.36點。

市場提醒,海運價格飆高或對出口形成阻力。中信證券明明團隊表示,當前歐美飆高的海運價格顯示出歐美方面的需求不弱,而海運不暢的情況或對出口運輸形成一定阻力。從5月份CCFI指數趨勢來看,除東南亞航線集運指數略微走弱,歐洲航線、美東航線、美西航線CCFI指數都大幅增長,說明5月歐美的需求維持旺盛,東南亞受疫情的擾動需求略微減弱。然而,持續飆高的運價指數或對出口形成一定的阻力。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海運價格高企的三重壓力抑制了中小企業的接單熱情。另一方面,面對當前海運不暢、港口擁堵、發貨時間延長、集裝箱短缺等問題,部分出口商也面臨着有單不敢接,有貨發不出的問題,更加劇了出口運輸的阻力。總體來看,我國出口結構不斷優化,當前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成爲主力,在持續的外需拉動下,我國出國仍將維持一定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