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上海居民第二位死因,發病前三位的癌症是……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新發癌症病例8.5萬例,發病率爲576/10萬,發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2020年全市有3.86萬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爲262/10萬,癌症仍是上海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3月14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透露,上海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已連續四十餘年實施腫瘤登記監測,持續加強癌症篩查適宜技術研究和推廣,常態化開展常見癌症篩查,穩步推進癌症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改善患者生存狀況。全市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提升至40%,癌症五年生存率達到58%,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並呈穩步上升趨勢。

2013年,上海市啓動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至今已累計篩查589萬人次,發現癌前期病變患者9萬餘人,大腸癌患者約2.5萬人,診斷時早期比例達46%,高出未參加篩查患者30個百分點。通過社區篩查檢出的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達到了85%,較同年全市50歲以上大腸癌患者生存率高出21個百分點,大幅延長了大腸癌患者生存期。今年,上海計劃繼續向50萬居民提供免費的大腸癌篩查服務,推動早日實現“50歲以上人人蔘加一次大腸癌篩查”的目標。

2023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近期,上海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多部門制訂《健康上海行動——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進一步加強本市癌症防治工作,推動各項防治措施落地生效。同時,依託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啓動多種常見癌症綜合風險評估和篩查管理,社區癌症篩查擴展到肺癌、大腸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等7種,並通過信息化手段支持居民自助開展癌症風險評估,推動實現“以人爲核心”個體化綜合健康風險評估和干預。

2024年4月15日-21日是第三十五屆上海市腫瘤防治宣傳週,今年的主題是“綜合施策,科學防癌 ”。爲進一步強化科學防控癌症的理念,4月14日,市衛生健康委將舉辦腫瘤防治宣傳週市級主題活動,發佈本市最新癌症監測數據、組織知名醫學專家開展現場諮詢和科普宣講等。

宣傳週期間,上海還將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媒體和社交平臺等開展多維立體宣傳,各區也將以社區和醫院等場所爲重點開展主題宣傳活動。

健康提示:

關注自身健康,積極參與常見癌症篩查,知曉以下癌症篩查覈心知識:

1.早期發現癌症、早期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治癒率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2.很多癌症往往在早期缺乏特異性症狀,甚至沒有症狀,因此對適宜的癌症進行篩查,是預防和早期發現癌症的最重要途徑。

3.癌前病變並不是癌,也不意味着必然發展爲癌,因此不能將其與癌症等同。但要積極處理,規範治療後甚至可以避免癌症的發生。

4.癌症風險評估可以識別常見癌症個體風險,對高風險人羣進行規範的篩查,是癌症防治的重要策略。癌症風險評估也有利於減少被動吸菸、幽門螺桿菌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以及不良飲食習慣等具有家庭聚集性的危險因素,提高運動健身、定期體檢、接種疫苗等保健行爲的參與度,提升整個家庭的健康水平。

5.大腸癌是率先納入上海社區篩查的癌種,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已上升至癌譜的第二位。年齡≥45歲、超重肥胖、長期高脂肪或高蛋白飲食、結直腸癌息肉史、大腸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風險因素。問卷評估和糞便隱血試驗,聯合結腸鏡檢查作爲篩查手段是有效的篩查方法。建議市民在收到社區篩查通知或初篩陽性報告後,根據提示信息及時參加初篩或接受腸鏡檢查。

6.肺癌在發病和死亡癌譜中均佔首位。吸菸(包括被動吸菸)、慢性肺部疾病、職業暴露(如工作中經常接觸工業廢氣等)、肺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風險因素。低劑量螺旋CT檢查是推薦的篩查方法。

7.乳腺癌居女性癌譜發病第2位和死亡第4位。月經初潮年齡≤12歲、絕經年齡≥55歲、無生育史或初次活產年齡≥30歲、無哺乳史或哺乳時間<4個月、使用雌/孕激素半年及以上、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風險因素。鉬靶X線攝影聯合超聲檢查是推薦的篩查方法。

8.肝癌居發病癌譜的第7位,呈持續下降趨勢,但致死性仍較高,死亡居第4位。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史和肝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風險因素。乙肝表面抗原檢測、血清甲胎蛋白檢測和腹部超聲檢查是推薦的篩查方法。

9.胃癌居發病癌譜的第5位,死亡居第3位。吸菸、飲酒、幽門螺桿菌感染、高鹽飲食和胃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風險因素。上消化道內鏡(胃鏡)檢查是推薦的篩查方法。

10.食管癌雖然已經下降到發病癌譜的第14位和死亡的第9位,但食管和胃從解剖結構到早發現措施基本是一體的,所以往往合併防治。吸菸、飲酒、長期燙食、喜醃製食品、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風險因素。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是推薦的篩查方法。

11.宮頸癌是曾經的女性第一大癌症,近年來雖然已下降到女性癌譜發病的第9位和死亡的第12位,但是在中青年女性中出現增長的趨勢。高危型HPV感染、過早性生活、多個性伴侶和其他性傳染疾病史是主要的高風險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全球行動加快消除宮頸癌的2030年目標,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手段之一。細胞學檢查、高危型HPV DNA檢測、醋酸碘染色觀察是推薦的篩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