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曙光 中研院首創新抗體 破解癌症惡化關鍵機制

中央研究團隊發表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爲抗癌再添生力軍。(示意圖/Pixabay)

免疫療法癌症治療上可望再添生力軍。中央研究院團隊發表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發現一種新抗體EpAb2-6,能阻斷讓癌症惡化的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主持這項研究計劃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生醫轉譯中心主任吳漢忠博士說,「簡單來講,這項抗體可以抑制EpCAM的訊息傳遞功能,降低癌細胞中PD-L1蛋白表現,進而促成癌細胞死亡,並且活化能毒殺癌細胞的T細胞。」

(癌症爲何惡化?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與研究團隊發現新抗體EpAb2-6,能有效抑制癌細胞腫瘤增生轉移,並且活化T細胞,有助免疫療法。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吳漢忠解釋,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常見於許多癌種,像是大腸癌肺癌口腔癌癌王胰臟癌等。EpCAM是一種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癌細胞轉移與惡化、增生有顯著關係。研究團隊爲了精準辨識癌細胞膜上的EpCAM,經過長達10年的研究,終於發現抗體EpAb2-6,可以有效抑制EpCAM的訊息傳遞功能,進而導致癌細胞死亡,並且活化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這項研究經動物實驗證實中和性抗體EpAb2-6能與多種癌細胞的EpCAM結合,有效減少癌細胞轉移及增生惡化。吳漢忠表示,以大腸癌來說,新抗體讓實驗小鼠平均餘命84天增長爲144天,也有效抑制小鼠腫瘤生長和轉移。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圖中)帶領兩位研究者陳浩年與樑剛豪,共同發表新抗體EpAb2-6的研究成果。(圖/樑惠明攝)

目前EpAb2-6研究成果已經取得多國專利,也獲得科技部創價計劃5千萬的支持,已成立新創公司進駐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預計兩年間將成果推進到臨牀實驗,未來將以蛋白質藥物問世,變成首款能夠對付EpCAM的藥物,爲癌症治療的免疫療法再添曙光。這個開創性研究近期已經刊登於國際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