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爲什麼選在琶洲會展建方艙

疫情之下,廣州方艙醫院的建設牽動人心。

從9日晚的施工進場“路透”照,到10日發佈會的官方蓋章,到目前已有至少一個展館基本成形,預計一星期內全部完工即可投入使用。廣州速度霸榜熱搜。

截圖:新浪微博評論區

評論區的廣州街坊有頭腦風暴給取名的,也有出謀劃策互相鼓勁的,也聊出不少市民的疑惑。

開建方艙是不是疫情嚴重的信號?爲什麼選在是中心琶洲,白雲不是有健康驛站嗎?...

我們翻查官方文件、報道、城市經驗,結合專家解讀,找到了這些答案。

爲何病例兩位數卻開建3000+牀位方艙?

好天收埋落雨柴。

不少朋友反映見到建方艙的消息感到焦慮和悲觀,目前廣州公佈確認兩位數,爲何要建設3000+牀位的方艙,甚至延伸個人揣測。事實上,我們要理智看待方艙:

緊急籌建≠疫情嚴重

目前更多是爲城市公共醫療保障未雨綢繆,避免醫療擠兌,廣州人話齋:好天收埋落雨柴。

4月10日下午,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林波給出瞭解答。

首先,基於近期根據國家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該要求爲各省要準備2~3家方艙醫院。

對此,廣州強化底線思維,立足未雨綢繆,加快做好儲備方艙醫院的相關工作。

根據規劃部署,目前正在琶洲會展中心推進建設,將爲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更加有力有效應對突發疫情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爲什麼選在琶洲會展建方艙?

“城市中的郊區”當仁不讓

方艙醫院可以說是特殊歷史時期的建築。

其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美軍爲了適應越南戰爭的需要,率先將自給式可運輸的野戰醫院投入戰場使用,給野戰衛生裝備提供了新的應用手段,是野戰醫院方艙化道路的開端。後來,方艙醫院在世界各國,包括我國不斷有技術升級發展,應用於抗震救災等公共衛生應急事件。

爲大衆熟悉,是疫情發生後中國速度下的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作爲機動醫療場所,一般選址須符合:

大空間、通風良好、符合“三區兩通道”基本要求及消防、安全等基本要求,而滿足以上條件並具備道路交通四方八達、物資快速搭建拆卸條件豐富經驗的會展中心,是目前國內外多數城市的選擇。

這也利於結合方艙的核心特點:

模塊化配置、機動性好,可快速部署,環境適應性強。

此外,3月22日國家衛健委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名義印發了《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範》,也有明確方艙選址標準,相比其他城市建築,會展中心、體育館等場所確實符合。

近期國內建設/交付的方艙醫院:

上海最大方艙醫院選址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首批6748個牀位順利交付。由中建三局統籌、華東公司爲總包、其他局屬六個公司參與。

海口方艙醫院選址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6、7號館,提供5000張牀位,計劃由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團隊託管。

南京啓動建設4家“方艙醫院”,其中兩家選址南京國際博覽中心的部分場館;南京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中心的部分場館。

長春首個方艙醫院選址長春國際會展中心,開設了2號、3號、4號、5號館4個區域,設有1500個牀位。

看回廣州,方艙醫院利用海珠區琶洲廣交會展館,從4月9日起開始投入1500多人在現場24小時作業,包括中建八局等單位參與建設。

截圖:南方+新聞直播畫面

爲何本次廣州方艙爲何選址市中心琶洲而不是郊區?

廣州市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會長彭澎向本站房產分析,主要是會展業暫停,有現成大型空間閒置。琶洲會展中心一帶,非展會期間,人員流動不多,比較好防控。算得上是“城市中心的郊區”。

圖源:百度地圖 展館周邊道路交通四方八達

加之廣交會四期工程正在建設中,同樣是中建八局承建,籌建團隊可高效對接、落地執行,縮短建設時間,降低邊際成本。

截圖:新浪微博評論區

會展做方艙會長期化嗎?對廣交會有影響嗎?

方艙醫院的設計理念是“整裝卸”,因此要快速搭建,也要有方便拆卸的基礎。

根據官方資料,方艙醫院展開後救治能力相當於二級甲等醫院,要求接出隊命令24h內出隊,可獨立保障、展開醫療救援6個月。因此是一定時間內的應急所需,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靈活調整。

彭澎也指出,本屆廣交會確定是在線上舉行,沒有線下展,影響不大。

據南方日報報道,廣交會展館A區設置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3個大區域。展館1—5作爲5個污染分區,共設計約3450個牀位。醫務和後勤保障人員不在展館內住宿,展館6作爲儲藏區,展館8作爲醫務人員半污染區設置衛生通過區。核酸檢測設置在展館8北側入口處,採用室外移動設施,在北側倉儲區域設置物品消殺。

功能設置包括新風口、圖書角、娛樂角、開水點,搶救、監護區域。每個區設室外臨時衛生間,衛生間污水單獨收集處理。

琶洲方艙和廣州白雲健康驛站有何不同?

提起“方艙”,不禁聯想起去年9月已經交付使用的白雲健康驛站。

簡單來說,琶洲方艙適用於接收本地輕型患者,相當於移動的醫院;白雲驛站是用於統一接收境外入境人員隔離,更多是酒店驛站功能。

功能不盡相同,區分管理,各爲所用,醫療安全更爲保障。

國際健康驛站地點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鎮,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爲25萬平方米,提供5000張牀位,同時,可爲後勤服務人員提供2000張牀位。

作爲外防輸入的第一防線,從交通區位上看,廣州國際健康驛站距離白雲機場的直接距離約20公里,行車時間約25分鐘。

本輪廣州疫情防控戰役仍處於關鍵時刻,彭澎指出,從排查出兩位數的陽性患者來看,廣州反應速度較快,措施果斷。正在排查有沒有社區傳播。總體上看,核酸檢測迅速,物資供應充足,各區封控也是差異化、有針對性的。

盼方艙如廣大網友所願,用不上!

封面圖源:南方+新聞直播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