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研究:舞蹈有助腦神經連結

陽交大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謝仁俊團隊,分析29位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學生及28位非舞蹈專業人士,透過核磁共振腦部影像分析發現,長期受訓練的舞者,會顯著增加特定腦區間的連結,尤其是在左腦與感覺/運動及情感相關的腦區域及小腦。

陽交大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王瑞瑤認爲,跳舞時需要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無疑對大腦是一個具有挑戰的運動。該研究雖無法直接支持舞蹈作爲職能或物理治療方式,但國際上已有研究探討舞蹈作爲運動的效果,對於健康中老年族羣或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動作表現皆有正面改善。

亞洲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簡才傑指出,目前臨牀上已有舞蹈爲基礎的職能治療活動設計,大部分應用在慢性思覺失調患者,可增加肢體活動度、感覺統合能力、社會互動等,有助於改善情感冷漠、社會退縮、認知功能缺損、動作幅度降低等負性症狀。

王瑞瑤指出,過去許多研究顯示跳舞可以加強運動控制、注意力、學習和記憶等面向,此篇研究則探討舞蹈訓練和腦部神經網絡的關係,但研究對象是20到25歲、長期接受訓練舞者、女性居多,若要外推到其他性別和年齡仍有限制,亦無法確定短期舞蹈訓練是否會有相同的結果。

簡才傑也提醒,大腦神經網絡連結是精神疾病致病機轉之一,從研究看來,舞蹈介入的確可解決神經傳導問題,但如果要應用在精神疾病或失智症等患者,需考量病人原本使用的藥物、職能治療是否有加乘效益。他認爲該研究結果距離臨牀應用還有一段距離,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