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隨想--爲什麼有人說民國是最好的年代

爲什麼會有人說民國是最好的年代?

在看各種民國時期的資料的時候,我總是會產生一種感覺,那就是在民國時期,如果不考慮外敵入侵燒殺搶掠需要國家強大和實現個人事業理想實現這兩個因素的話,在民國不是當超過90%的底層,而是當個上層,當前 5% 的精英,日子實在是太好了。

1 :民國時期給予精英的待遇是非常好的,魯迅的待遇在網上已經有各種討論了,我查詢國民政府時期的民族工業發展情況,舉一個例子,我國著名的強五之父陸孝彭,他在南昌飛機制造廠設計出了強 5 攻擊機,下圖就是當年研製中的強五,這是我國的一代名機,從 1968 年量產到 2012 年停產,強 5 系列持續生產了四十多年,出口到了朝鮮,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

而在建國前,陸孝彭 1941 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航空系(此時中央大學在重慶),

1946 年國民政府把他送到英國格洛斯特飛機公司接受培訓,並且參與中英聯合研發的噴氣式戰鬥機項目,型號名爲 CXP-1001 ,陸孝彭在這一過程中飛機設計水平得到極大的鍛鍊。當然該飛機項目由於國內的戰爭中國民政府節節敗退而最終擱淺,未能量產。

但陸孝彭那時候在英國就買了輛自己的小汽車,平時就開車去鎮上的百貨商店購物,還交了一個英國女朋友瑪格麗特,這個英國女孩子在百貨商店工作。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一個二十多歲的中國年輕人公派出國,還能擁有自己的私人小轎車,實在是讓人吃驚了。

不僅如此,陸孝彭在噴氣式飛機方案設計完成後,他還和一起去英國培訓的同事,一起到法國巴黎和瑞士去旅遊,包括埃菲爾鐵塔,盧浮宮,聖母院等,

還寫了詩,

“憶昔度假遊巴黎,鐵塔千尋聳入雲。拿翁戰馬登豐堡,盧浮名畫價連城。

聖母鐘聲餘晚響,葡萄美酒勸君飲。自古巴黎歌舞地,怎及英女柔意真。”“ 憶昔度假到瑞士,花園之國非虛誇。高峰白雪湖水綠,夾岸鮮花隱酒家。冰宮燈綵疑仙境,空谷幽人閒品茶。畫箋一張須珍選,遙寄英女貌如花。 ”

這裡面的英女就是她的英國女朋友瑪格麗特。

後來陸孝彭聽到新中國成立,最終決定從英國回國而不是去臺灣,成爲歷史留名的飛機設計大師,這段和英國女孩的感情也成爲他生命中的遺憾。

不管怎樣,陸孝彭在民國時期作爲理工科的佼佼者,在二十多歲時能得到的這種優厚待遇還是讓我覺得有些吃驚。

在南昌飛機制造廠擔任新中國第一架飛機殲教五總工藝師的高永壽回憶說:

“1944 年,我和光裕一同離開成都,經印度和澳洲到了美國聖路易,在麥克唐納飛機公司的設計室工作,還同樣是在繪圖板上繪圖,一同在華盛頓大學讀書。我們二人在學校附近的華盛頓街 6041 號租了一個套間,四個房間外加一個廚房和衛生間,房東是一個鐵路工人,住在我們樓上。因爲住的地方比較大,在麥廠工作的中國人,要開會便在我們家裡。當然,青年人在一起,難免噪噪嚷嚷,抽菸的人多,弄得房子裡烏煙瘴氣,這使房東老太很不高興。但她也沒有辦法,因爲她收我們的房租特別高,已經超過了當時地方政府的戰時限額,怕我們去告發。”

可見相對於國內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飯,當時給予這些精英的待遇總體是較爲優厚的。

2 :親美的價值觀

有人覺得民國時期最好,是因爲那是“自由”的年代,

這 顯然是錯誤的,不要說當時共產黨員暴露身份就可能被用刑,關押和屠殺,

就是民國時期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也不乏因爲發表言論被殺害的。

但是爲什麼還有人認爲民國很自由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是持有這個觀點的人,和民國政府在意識形態上是一致的,都是親美親西方的,認同和嚮往西方的制度,人嘛就是這樣,只要觀點一致的,覺得是自己人,往往就對其很寬容。

民國時期的社會風氣對西方的制度和文化都是很認同的,主張全盤西化的知識分子不在少數,甚至比當時的政府還要激進,很多知識分子甚至認爲漢字是中國落後的原因,還有人提出漢字拉丁化。

民國時期從政府到高校的精英,可以說大家都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留學回來的,很多還是校友,很有共同話題。胡適是哈佛的博士,宋子文是哥倫比亞的博士,宋美齡小時候就在美國受教育,讀完大學回國的,孔祥熙是耶魯的碩士。而且美國的傳教士也在中國建了不少大學,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滬江大學(原名浸會大學),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等等,這些西方人建立的高校,在帶來先進的科技和理念的同時,也不知不覺中向中國精英羣體傳播和散佈了意識形態。

像民國的女作家張愛玲,她這個 “ 愛玲 ” 並不是她的本名,而是上小學的時候根據她的英文名字 Eileen 的發音取的。

意識形態相容這點很重要,不相同的意識形態肯定要受打壓,全世界都是如此。

民國的政府最積極的是反共,因爲意識形態完全不相容,畢竟 TG 對國外要 “ 反對帝國主義 ” ,對國內要 “ 打土豪分田地 ” ,這跟民國的政府那種對外親西方尤其親美,對內維護地主統治是那種意識形態上的根本衝突。

3 :精英分子壟斷了知識和文化帶來的優越感

民國大部分老百姓是文盲,不僅僅是沒什麼文化的問題,甚至連字都不認識,上了學的很多也就是讀到小學,知識分子的那些主張和觀點,刊登在報紙上,雜誌上也沒多少老百姓看,更不要說看得懂,知識分子對於各種時事,國際政治的觀點,由於不能深入羣衆,所以其實影響範圍僅限於少數有文化的羣體。

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圈子小到什麼地步呢, 1949 年全國大學畢業生(專科及以上)才 2.1 萬人,全國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累計就幾十萬人。

若是看識字的人羣,數量還要多一點,

但即使民國上海發行量和影響力最大的兩家報紙《申報》和《新聞報》,

像《申報》 1931 年的日發行量才 15 萬份,他們兩家的報紙不只是在上海,也在全國各地發行, 1931 年北京的《實報》也曾採用各種手段形成在北方的優勢,最多時曾有 14 萬份的發行量,被稱爲“華北各報發行之首”。

民國時期這些知名報紙的發行,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武漢,廣州等國內少數的大城市的有文化羣體,而民國時期 90% 的人口生活在農村, 10% 的城市人口也並不是都生活在大城市。 1949 年統計全國城市化率僅爲 10.6% 。

所以在那時候,精英層和知識分子互相爭論,辯論,以及傳播不同的觀點,普通老百姓是根本不懂的,因爲知識都掌握在少數人的腦子裡,這就讓人產生一種圈層的優越感。

共產黨爲什麼後來得了天下,他們能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進行宣傳,高度的深入羣衆,並不只是簡單的辦報紙,而是要跑到全國各地的工廠,煤礦,車站,學校,街頭到處宣傳,還深入到農村辦各種農民學習班,動員起來鬧革命,覆蓋到了全國大多數的人羣。

我之前查找民族工業發展的資料,著名的紅色軍工武器專家吳運鐸大家都聽過吧,他原本是在湖北的一個煤礦當工人,結果在那裡參加了共產黨辦的抗戰講座,然後決定投身革命了, 1939 年入的黨。

爲啥“深入羣衆”是個大法寶,當年中國的實際情況,就是大多數人字都不認識,也聽不懂高深的語言,所以必須深入羣衆,用羣衆的語言溝通和宣傳。

4 :民國時期的精英層可以以極低的成本獲得底層人力

全國除了少數精英層,一片赤貧,遇到農村災荒年農民就賣兒賣女,每年都有人餓死。

中上層的精英們幾天的收入甚至一頓飯錢就可以買到一個漂亮姑娘,雖然法律規定一夫一妻,但事實上就是一夫多妻制度。同樣的對於男性勞力,不用給工錢,光是給吃的住的,就能很容易找個僕人傭人爲自己服務,畢竟那時候能吃飽飯就已經不錯了。

其實關於這一點,臺灣和香港那邊也有人懷念二三十年前,我曾經在油管上看到有個臺灣人回憶起三十年前在大陸的 “ 幸福時光 ” ,說當時在海南 10 元錢人民幣就找了一個大陸女孩陪了一夜,那個女孩還很高興,

而普通臺灣人那時候月薪已經跟今天差不太多了,過萬人民幣很普遍。如果你是個民國時期的上層人物,全國有如此衆多的低成本奴隸爲你服務,你只需要拿出極低的收入就可以購買到一個男性和女性傭人,

怎麼會不喜歡這種生活呢?

5 :民國時期的精英生活水平是對標西方水平的。

別墅,游泳池,電影院,高爾夫球場,跑馬場,籃球場,網球,酒吧,足球場,小汽車,自來水,電力,航空旅行應有盡有。去天津旅遊的朋友,可以去五大道的別墅區看一看,那裡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修築的各種小洋樓別墅,住的都是民國時期的上流社會人物,包括北洋軍閥的官員,教育界文藝界名流,商人,民族工業資本家等等,各種別墅就有好幾百棟,而天津的其他區域也有些富人名流聚集區。國民政府 1934 年在杭州建立的中央飛機制造廠,園區就是按照美式標準建造,可供員工使用的游泳池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錢學森去美國留學前就在這裡實習過一年,下圖就是當時的中杭廠俯瞰圖。

下圖是民國時期 1948 年開行的南京到上海的豪華列車,看下當時上流社會坐的火車內部,舒適程度是遠超過幾十年後的綠皮車硬座的。

大漢奸周佛海在南京的山西路溪流灣別墅, 1932 年建成,佔地竟然超過 1 萬平米,房屋面積就有 2000 多平米,當然也就是這裡,組成了著名的“低調俱樂部”,這個俱樂部後來出了很多漢奸。

民國時期的 “ 浪漫詩人 ” 徐志摩是怎麼死的,他是 1931 年 11 月 19 日的早上坐中國航空公司的 “ 濟南號 ” 郵政飛機從南京飛往北平的時候發生空難死的,他要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爲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要知道即使 2022 年的今天,也還有很多中國人沒坐過飛機,更不要說當時了,而且像徐志摩這種專程坐飛機去北京參加異性好友的演講,他又不是搞建築的,可以說演講內容與他無關,就這樣還專程跑一趟,成本是真的有點高。

根據國民黨空軍飛行員賴名湯回憶(他後來去了臺灣),他三十年代在杭州的中央航校學習時,見習期間每人的薪水和加給到達銀洋 75 元,可以買到黃金四五兩,半年後見習期滿,加到銀洋 150 元,而當時最佳的伙食,每個月不過銀洋 10 元,剩下許多錢,這些航校學生無處可花,於是都買最好的衣服,選購照相機,馬靴等物品,幾乎每人都有一輛三槍牌的自行車,在當時的中國每人有一輛三槍牌的自行車,較之 20 世紀 70 年代的已開發地區每人有一輛汽車還要難得。

在抗戰爆發前,常有來自各地的學生到杭州參觀航校,而爲了激發學生的壯志,因此航校經常爲大批來訪的學生做飛行表演。有一天從上海來了一批女學生到中央航校參觀,於是教官冷培基駕駛霍克三起飛,但因爲在地面速度不足時突然拉起導致飛機失速墜毀而死亡,賴名湯回憶冷培基是航校二期學員出身,報考之前是金陵大學學生。

冷培基在航校任教期間很喜歡音樂,個性豪爽,常常駕駛私人汽車往來上海和杭州之間,生活水準很高,是同期中優秀卓越的飛行員,卻在表演中輕率犧牲,非常可惜。

這讓我很震撼的是,航校的飛行教官居然可以私人汽車自駕往返上海和杭州,可見民國的精英待遇水平之高。

6 :臺灣的存在

因爲蔣氏父子去了臺灣,後來臺灣成爲了四小龍,到今天人均 GDP ,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高於中國大陸,尤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活水平領先了大陸一個時代。

所以有人把臺灣的目前的生活水平倒推到過去,認爲當年民國時代的大陸持續發展到現在,也會是和臺灣一樣。

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不管現在臺灣發展的如何,也不能否認 1949 之前的民國時期確實就是不好,大量的農民沒有土地,城市中也多有凍餓倒斃者,被日軍在本土屠殺了幾百萬乃至於上千萬人,打贏了二戰居然還喪失了外蒙一大片土地。

更何況臺灣在二戰之後的高速發展,是集中了一批大陸的高級人才和黃金,還有來自美國的援助和技術轉移,發展的背景具有特殊性,無法推及到整個中國也會是這樣。

正如 2022 年的今天北上廣深也發展的不錯,人均 GDP 兩萬多美元,未來幾年會超過臺灣,但全中國大部分地方發展水平是趕不上一線城市的,所以不能以北上廣深的發展水平推及到全國都會在 2022 年就發展到人均兩萬美元。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民國時期的精英知識分子,並不是都沉迷於這種精英的 “ 黃金年代 ” ,

他們中很多人經歷了中國在遭受日本入侵,飛機轟炸,同胞被屠殺,山河破碎,自己也顛沛流離從大城市撤退到了西南地區,也親身體會了國民政府的腐敗,導致自己從事的事業理想無法完成,尤其是民族工業的發展可以說舉步維艱。所以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中非常多的人選擇站在了新生的新中國一邊奮鬥,

其中尤其是學理工科的,不僅是大量在國內的留在了大陸,而且很多人從歐美放棄優厚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國,他們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和急速科技進步中找到了自己的舞臺和位置。

我覺得今天有的人會懷念民國時代,甚至還有人說民國是中國最好的時代,是因爲把自己代入了民國精英層的充滿優越感的生活,他們一是因爲在意識形態上更認同民國時期的政治制度,或者說思想上跟國民政府一樣就是親美親西方的,

二是忽視了當時佔到全國絕對多數的普羅大衆在生存線上的掙扎三是忽略了當時國力衰弱被日本壓着打和屠殺搶掠,甚至獲得了抗戰勝利,還被蘇聯策動了外蒙獨立,東北地區的中東鐵路和旅順被蘇聯佔領。四是我覺得這些人應該不是搞理工科和工業界的,因爲以民國時期的羸弱民族工業水平和發展的艱難,對有雄心搞民族工業,實現強國夢的人來說是備受挫折和打擊的,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沒有辦法說成是最好的年代。

往期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