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的4類“體育老師”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

“嗖”的一聲,少年們“弓”起身子,如離弦的箭一般衝出起跑線。這是武漢光谷湯遜湖學校的輪滑校隊活動現場,指導老師肖迪等正帶隊訓練。轉體,繞樁,身輕如燕。5月,他們將參加市裡的輪滑U系列聯賽。

肖迪是當地一家體育培訓機構的教練員,也是學校輪滑隊教練。每週,他和同事都會到校給孩子們培訓,每天1次課,每次40分鐘。

此前,光谷湯遜湖學校特色學科訓練並不多。爲提供多樣化體育鍛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素養,學校逐漸開設各類項目,包括輪滑、擊劍、羽毛球等。體育活動蓬勃發展,體育教師工作量隨之增加。

“從人數上看,教師配置達到了標準,但從現實需求看,師資力量還不太夠。”學校黨委書記江衛華說。

如何進一步優化教師補充機制?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若干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相應舉措。

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與相關機構等社會力量合作,向學校提供高水平體育課後服務和教練服務。

近年來,光谷湯遜湖學校引入校外專業機構資源,協助校內教師開展校隊訓練。肖迪所在的體育培訓機構與學校合作,伴隨孩子們一路成長。

“師資共享、人才共育,我們本着這樣的理念去教學。”肖陽說,既能協助學校解決師資痛點,也能按照學校標準和要求培養人才。學校在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輪滑、啦啦操等賽事中屢創佳績。

據介紹,學校體育老師一週15節課,課後還要帶校隊訓練。有些項目學生需求多、覆蓋年級廣,需藉助校外力量。“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減輕了壓力。”五年級體育老師夏樹潔說。

根據通知,各地還可拿出一定數量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崗位,面向取得教師資格的優秀退役運動員、優秀退役軍人公開招聘。

目前,湯遜湖學校小學與初中師班達到1∶4。除了體育教師、專業機構教練,退役運動員等也成爲校園裡的另一類“體育老師”。

比如,學校新增專項教練18名,開展多個教師社團,例如籃球、瑜伽等專業項目。

2024年秋季學期,石雅妮入職該校。作爲國家女子體操退役運動員,石雅妮將過往訓練經歷與低年級學生的體質結合。慢慢地,孩子們喜歡上了她的體育課。

隨着她的加入,學校計劃籌備體操校隊。“如果遇到專項能力很強的老師,未來學校還可能會迎來相關專項的校隊。”副校長覃業娥說。

在覃業娥看來,學校還可能迎來第4類“老師”——具象人工智能。目前,學校建成“智慧體育教研中心”,通過數據庫分析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體質健康等信息。“在未來,人工智能將成爲體育老師的助教,提高體育課質量和實效。”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佈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