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NG行爲易致院內感染?醫師:其實機率不高

● 黃軒胸腔重症專科醫師

新冠肺炎(COVID-19)容易造成院內感染嗎?哪些原因,導致醫療人員易互相感染?

COVID 19 早期爆發,大陸研究告訴大家醫院內感染可以達44%的!大家都很好奇,COVID 19 真的容易造成院內感染嗎?

日本似乎是這次醫院感染,爆發頻率高的國家之一。

2月和歌山、6月東京、12月北海道,都紛紛傳出院內感染,院內感染機率真的有那麼高嗎?

我好奇的閱讀,在JAMA國際期刊,9月的文章

那是美國的醫院,看看他們在做什麼:

2月底:醫療人員感控措施訓練3月13日:開始接受COVID19 患者3月18日:醫院可以自己檢測COVID193月25日:所有醫療人員必須戴上口罩

3月28日:監測醫療人員症狀4月03日:醫院訪客受限制4月06日:所有病人,訪客院內必須戴上口罩

4月10日:所有醫療人員戴N95口罩4月17日:護理人員篩檢病人症狀4月26日:所有住院病人,開始普篩

其實看完一家收治COVID19 病人的醫學中心,其感控是一步一步,慢慢加上去,才知道這樣處理疫情是令人擔憂的。

▲ 醫師分析,院內感控隨疫情發展「一步一步慢慢加上去」是令人擔憂的作法。(圖/路透

病人的院內感染

1.住院病人

醫院也開始想要了解,有多少病人是隱藏炸彈在院內?

於是這個研究就開始調查,3月7日- 5月30日,共9149人住院,共收治了697位COVID19 確診個案

這些確診病例,有12個人是住院3天后才被確診。所以整個院內,病人發生在醫院內的COVID19 確診率是1.7%。

9位是發生在4月26日:所有住院病人開始普篩之前的,只有3位發生在開始普篩之後的。

2. 出院病人

共8370出院病人,有11位(0.1%)是在出院後14天內被確診。只有一個疑似院內感染,其他都不是。

▲ 據英國研究,1032位無症狀醫護人員,有57%完全真的無症狀。(圖/路透)

醫護人員的院內感染

醫護人員,是不是,也可能是隱藏炸彈在院內?

英國檢驗了1032位無症狀醫護人員,只有3%無症狀確診感染。而這些無症狀感染確診的醫護人員當中,有57%完全真的無症狀,有40%是大於7天前有症狀,但檢驗時無症狀。

哪些原因,導致醫療人員易互相感染?

土耳其硏究:去年發表在國際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告知我們:

1. 醫院內工作人員,誰得COVID19 感染機率最高?

不是醫生,不是護理人員,而是清潔人員(醫生6.3%、護理人員8.0%、清潔人員9.1%)

2.在隔離病房的醫療工作人員,平均得到COVID19 的感染機率是8.3%,而在一般病房工作的醫療人員,得到COVID19 的感染機率是3.4%而已。

醫師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4.4%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21.4%

護理師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3.4%

清潔工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0%

▲ 土耳其研究指出,清潔工院內感染機率高於醫護人員。(圖/路透)

醫療人員NG行爲,導致自己被感染

- 家中有人確診,而被感染- 防護裝備,穿脫不當- 在休息室,和其他醫療人員交談超過15分鐘- 和其他醫療人員在近距離(1m)內,一起吃飯- 工作時,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替確診COVID 19 病人做檢查

這些研究,似乎提醒大家:

1. 去醫院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仍然真的很重要2. 美國:對每位住院病人,都普篩,抓住(0.1%)了,少部分的隱憂炸彈。3. 英國的醫護人員,也是有3%少部分無症狀感染者。4. 醫療人員感控行爲,是要不停受訓、要不停相互提醒或監督

▲ 醫師指出,爲避免醫療人員NG行爲導致自己被感染,醫療人員感控行爲需要不停受訓。(圖/路透)

看來每個國家院內感染都不同

大陸的研究,也告訴大家,醫院內感染,卻可以達12-29%!

美國0.1%,英國3%、荷蘭5%醫院內感染、土耳其硏究約6%

真的大家都不同,但似乎從日本醫療負荷過重,歐美ICU負擔過大,還是真的有危險的:

例如:美國某醫院在4月26日已經對所有住院病人,開始普篩了。仍然有3位病人,發生院內COVID19 ,而且是在住院3天后,才被確診感染的?(這真的,不可思議⋯⋯其實這也是醫療量崩潰的蹤影

不可不慎

COVID 19 要造成院內感染,是不高的。

醫療人員NG行爲,易導致自己被感染。

即使院內感染髮生很低,醫療能量還是得準備非常足夠,纔可控下來的。

醫療人員感控行爲,是要不停受訓、要不停相互提醒或監督。

而大家,真的是要謝謝、鼓勵所有防疫醫療人員,這真的太辛苦了...

只是美國、英國,都在全國失控中。大陸,又再重啓封城了...

顯然全球,仍然是pandemic大流行中,真的不可不慎啊!

熱門點閱》

► 2醫護確診 醫師質疑:爲何「非必要醫療人員」插管待在旁?

► 增2本土案例勿獵巫!醫:一起讓看衰臺灣防疫的人「毛骨悚然」

新加坡經驗:春節大量國民返臺 邊境管制「放寬」可行嗎?(黃韻如、Dale Fisher、鄭如韻賴育宏

► 新加坡也有機師趴趴走 他們如何堵住防疫破口?(黃韻如、鄭如韻、賴育宏)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探路客」,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