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嫁女兒初一不能回孃家? 民俗專家教你「破除過時禁忌」

民間流傳,已嫁女兒初一不可孃家,否則會對孃家造成不利影響。(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常常聽到長輩口中流傳不少「新年禁忌」,例如:大年初一時,已經嫁出去的女兒不可以回孃家,必須要等到初二之後,否則會對孃家不利。不過有民俗宗教專家表示,隨着時代變遷,這種都是應該要拋棄的「過時觀念」。

據《中央社》報導,關於嫁出去的女兒不可在大年初一回孃家,熟悉傳統民俗禁忌的專家林正義劉文雄都表示,這種禁忌適用於過去社會,但放到現代社會時,就會顯得非常過時、不合時宜,應予拋棄。林正義提到,古代的交通不方便,加上初一有拜年習俗媳婦在過去傳統大家庭中要負責張羅許多事情,所以等到初二纔有空回孃家。

報導指出,劉文雄稱,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中,食物得來不易,若女兒在初一就帶着一家人回孃家,會有回來「揩油」(佔別人便宜和好處)的疑慮,還有「吃窮孃家」兆頭,所以纔有這種習俗流傳至今;現代社會過年休假天數很短,許多人還會出國旅遊,甚至提前祭祖,「只要心安,就不必遵照舊時習俗」。

報導寫道,若長輩的舊有觀念難改,林正義建議透過一些「破除儀式」來求心安。例如已嫁女兒可提一桶食油回孃家,代表着「油來油去不準算」;或初一回孃家給紅包,破解「吃窮孃家」兆頭,變成「爲孃家帶財」。

另外新年還有其他禁忌,包括:初一不動刀剪針線、初一早上不能洗頭跟洗衣服等。林正義提到,初一不能拿剪刀的習俗,是希望過年要好好休息,別再勞動,若觀念無法改變,也可以把刀綁上紅布等,「負負得正」求心安。劉文雄認爲,在他看來,這些習俗都是「以訛傳訛」,不致招徠負面影響,隨着時代的變遷,這些舊時習俗已不再主導民衆思維,想法和觀念必須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