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交執勤突中風3小時內急搶救 醫:掌握「333」守則

56歲林姓義交執勤時突然血管阻塞,所幸症狀發作3小時內順利送醫搶救,目前已逐漸康復。(圖由土城醫院提供)

擔任義交的56歲林姓女子,平常身體狀況正常,卻在值勤時左側肢體突然癱軟、口齒不清,同事緊急將她在2小時內送至醫院,確診爲腦中風,所幸在症狀發作3小時內進行靜脈融栓治療,順利救回一命。土城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徐榮隆表示,若遇腦中風發作,一定要把握黃金3小時送醫,並掌握掌握「333」守則調整健康、規律生活型態,纔可降低腦中風風險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舉辦「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的最新進展講座,邀請新北市消防局、新陳代謝科和中醫科醫師,一起探討醫院合作轉送機制、腦中風後的急性處置及治療方式。徐榮隆表示,腦中風會在沒有預警情況下發生,許多家屬常不知所措,但只要記住辨別腦中風的口訣「FAST」(Face突然間臉歪嘴斜,Arm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擡起,Speech說話不清楚,Time記下發生時間,立即就醫),儘速將患者在黃金3小時內送醫,就可進行靜脈融栓治療,降低中風後遺症

徐榮隆指出,實施靜脈融栓治療造成出血的風險較小,治療效果較好,但也有2大限制,分別是要在中風發作3小時內到院、遇到大血管阻塞效果欠佳,在這些條件限制下,動脈取栓是另一種治療選擇,若有患者已中風發作8至24小時、大血管阻塞,則可經醫師評估進行動脈取栓。

徐榮隆補充,衛福部2019年死因統計,腦血管是第4大疾病,尤其在冬季劇烈溫差常是引爆心腦血管疾病的不定時炸彈,但只要掌握「333」守則,第一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第二不吃多鹽多油食物、不吸菸、不過度飲酒,第三保持定期測量血壓、適度規律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使用國人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便可從調整日常生活下手,降低腦中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