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驚吐「健檢1項目」完全沒用!親揭原因:多做一點都是困擾
▲王介立醫師認爲健檢「抽血驗癌症指數」沒用。(示意圖/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隨着國人對自我健康意識擡頭,健康檢查的人數逐年上升。但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卻驚曝,自己健檢時會加做一堆健保未給付的項目,「但我從來就不會幫自己抽血驗癌症指數」,他認爲這是完全沒用的檢查,「多做一點都是困擾」。一番言論掀起網友熱議,就連醫界也有不同看法。
王介立醫師在粉專PO文表示,抽血檢驗最有幫助的是攝護腺癌,但因他年紀未到所以沒驗。他相信未來一定有「抽血篩檢癌症」的可行方案,但照目前發展看來,不太像是隻看某個生化指標就能判斷。並喊話,「總之,不要看到鱗狀上皮癌(SCC)抗原升高,就跟病人告知要去檢查排除鱗狀上皮癌。這樣我真的會懷疑你國考是幾年前考過的。」
王介立說明,要判斷一項檢查的效用,是思考它能否改變決策。他以癌症抗原爲例,「你的SCC升高,有癌症之可能」、「你的SCC正常,但仍無法排除癌症之可能」。他無奈反問,「那何必抽(血)它?」並強調檢查可以是提供獨立的預後資訊,一樣有改變決策的效果,只是並非那麼二分法地明確(比如根據一堆預後資訊去做出決策)。
▲若擔心有其他器官病變,醫師認爲可做全套鏡檢或影像檢查。(示意圖,非本新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王介立藉此提醒,若擔心自己罹患肺癌,就去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擔心有腸道癌症,就去做鏡檢;若有腹腔內癌症的疑慮,就做超音波或進階影像掃描;怕是子宮頸癌,就做抹片檢查「記得直接驗HPV」;若擔心是乳癌,乳房攝影有必要;至於鼻咽口腔癌,則要尋求耳鼻喉專科醫師協助。不過他也強調,以上檢查並非所有人皆無差別適用。
「我可以理解大家很怕死,我也很怕死。」王介立坦言。因此他自費做全套鏡檢及全身影像檢查。他表示,雖然在屬於低風險的自己身上直上進階檢查很容易有「假訊號」的困擾,但他認爲其所造成的實質困擾度遠低於抽血驗癌症抗原。
此文一出引起不少網友轉發討論。鄧雯心醫師留言表示,「非常同意,幫民衆看健檢報告好多年了,每次都覺得癌症指數實在浪費錢,而且徒增身心困擾。」謝志華醫師則說,「現實是很多人是抽血異常發現癌症的」。
另有網友分享自身經歷,「我自己確診癌症前,健檢抽血的指數都正常,是超音波下照出來的」、「之前想自費驗癌指數,醫生直接拒絕我,叫我不要浪費錢,當下還滿頭問號『有錢賺怎麼不給做』,現在終於知道我的醫生是良醫啊!」
▲醫師說,當癌症指數越來越高,或有症狀者才需要擔心。(示意圖/Pakutaso)
腫瘤科醫師吳教恩直言,「其實我覺得不是學生的問題,是整個醫學教育的問題,還是有很多專科醫師搞不懂這件事情」、「雖然您提供正確的觀念,但是對大部分民衆來說,抽血讓他們稍微安心一下也是很重要的,每一次我都跟民衆說,就算是正常也不能代表你完全沒事!」
吳教恩曾分享影片探討腫瘤指數(癌症指數),他說明,腫瘤指數爲一種常態分佈,並以CEA(癌胚胎抗原)爲例,因95%的人驗出來數值都小於5,因此將標準值定爲5,意指可能有5%健康人驗出CEA偏高,但是否準確?他試問,若做1萬人可能有5百人驗出腫瘤指數偏高,做10萬人就有5千人偏高,這5千人得進一步再做一堆檢查卻都沒事,「這是不是浪費醫療資源?」
吳教恩直說,腫瘤指數檢測將「以爲有問題者」挑出,卻花很多時間追蹤、做一堆檢查發現都正常,造成真正罹病者得不到較快速的檢查「真的是蠻困擾一件事」。他說,臨牀上若遇到腫瘤指數高者,會建議再抽血追蹤,當數值越來越高、或有症狀才需擔心,呼籲不要過度檢查「沒有意義」。
▲黑色素細胞癌常見於肢節末端,臨牀症狀色素不平均、不對稱。(示意圖/李志宏教授提供)
至於有網友好奇文中「怎麼沒有擔心皮膚癌呢?」臺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烏惟新衛教指出,國人皮膚癌最需注意的是「黑色素癌」,根據臺大醫院皮膚科統計,70%患者的黑色素皮膚癌都長在腳底的「肢端黑色素皮膚癌」,其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但一般衛教往往讓大家以爲腳底的痣比較不好、需要割除「其實是錯誤的」。
烏惟新解釋,絕大多數的肢端黑色素癌是原發的,並非來自年輕時腳底痣「惡性轉化而來」,因此割除並無法預防黑色素癌,因爲全身皮膚都有黑色素細胞。他示警,若年齡超過60歲、腳底新出現約直徑0.6公分的黑色斑塊或潰瘍,請務必找醫師確認;至於年輕人手、腳掌的痣,則不用太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