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鉅虧8個多億!很多溫州人都買過

(原標題:一年鉅虧8個多億!很多溫州人都買過)

紅星資本局原創

記者|俞瑤 實習記者|陶玥陽

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出生在浙江麗水青田縣的一個小鄉村,在創立品牌的時候,爲了擺脫“老土的感覺”,他最終把名字定爲“美特斯”。用周成建自己的話說,就是“聽起來有點洋味”。

當時的他估計不會想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傳統文化大行其道,而美特斯邦威卻被國潮品牌甩在了身後。

6月23日,美邦服飾(002269)公告稱,將以4.24億元出售所持上海華瑞銀行10.1%的股份

事實上,就在2021年3月9日,美邦服飾才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出售與控股子公司共同持有的上海模共實業100%股權,擬出售金額共4.48億元。

同樣在6月,美邦服飾控股股東華服投資,也計劃1.86億元轉讓2%公司股份,以償還質押債務

圖片來源 都市快報

頻頻出售資產,對於持續虧損的美邦服飾來說,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業務調整,而是爲了生存,回血紓困。在“國潮”風靡的今天,美邦服飾能找到新的方向嗎?

賣房子,再賣股權

美邦服飾債務壓力難解

6月23日,美邦服飾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交易方式,向上海凱泉泵業出售所持上海華瑞銀行10.10%股份。轉讓最終交易價格爲1.4元/股,股份轉讓價款合計爲4.242億元。

美邦服飾表示,通過本次資產出售,公司有意剝離與公司服飾業務關聯度較低的資產,實現公司資源整合的同時聚焦主營業務,加強公司在服飾設計與銷售、品牌推廣等相關領域的競爭力。

美邦服飾對華瑞銀行的投資,要追溯到2014年。美邦服飾作爲發起人之一,出資4.5億元,持有華瑞銀行15%的股權,是華瑞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2015年,華瑞銀行正式開業,2016年開始盈利。美邦服飾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華瑞銀行分別實現淨利潤1.42億元、2.58億元、3.27億元、2.68億元、2.03億元,美邦服飾作爲大股東,獲利不小。

此次交易過後,美邦服飾持股比例降至4.9%,資產總額將減少1.33%,負債總額降低1.21%。美邦服飾坦言,標的資產產生的淨利潤占上市公司淨利潤有一定比重,本次交易前後上市公司淨利潤指標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下浮波動。

出售仍在盈利的資產,對美邦服飾來說,是不得已而爲之。

近年來,美邦服飾業績悽迷。2019年,公司歸母淨利虧損8.3億元,扣非淨利虧損8.2億元;2020年虧損進一步擴大,歸母淨利虧損8.6億元,扣非淨利虧損8.7億元。

連續兩年虧損,爲了“回血”,美邦服飾3月9日還發布公告稱,美邦服飾與控股子公司上海邦購,擬將共同持有的上海模共實業100%股權出售,擬出售金額合計人民幣4.48億元。

上海模共實業主要資產是一處房產,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東路799號,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正因如此,美邦服飾此舉被解讀爲“賣樓求存”。但美邦服飾的損失,卻不止一處房產那麼簡單。資產評估報告顯示,美邦服飾博物館和設計中心也在售賣之列。

美邦服飾博物館,是美邦服飾重要的文化符號,2005年12月建成至今,已經成立15年,是美特斯邦威品牌精神的象徵。因爲房產被賣,博物館不得不遷往別處。

得益於此次資產出售,美邦服飾2021年一季度終於扭虧爲盈,歸母淨利達到1.2億元,但其扣非淨利仍舊虧損1.7億元。此外,美邦服飾的債務壓力也未得到明顯緩解,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美邦服飾短期借款已高達11.48億元,但貨幣資金僅爲2.17億元。

這一次,美邦服飾踩着第二季度的“尾巴”再次出售資產,又能爲公司中報帶來多少機會呢?

“初代潮牌”今掉隊

門店數量已從財報消失

提起“國潮”,當下的年輕人會想到李寧、安踏;但在20年前,美特斯邦威纔是潮流的代表。

上世紀80年代,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初次創業失敗,轉戰溫州,開辦了一個小服裝加工廠。

程偉雄在《不走尋常路:我在美特斯邦威的十三年》中提到,有一次,周成建由於加班疲憊,打版時誤將一批西服的袖子尺寸縮短了一截。他乾脆把裁短的袖子接上別的布料做袖口,再將衣服的下襬也裁去一截,補上別的布料做收邊

沒想到,這批“不倫不類”的西裝竟然成了市場暢銷品,也成了國內“休閒服飾”的雛形。

1994年,“美特斯邦威”商標問世,這個潮流服飾品牌很快抓住了年輕人的心。2003年,周杰倫和美特斯邦威簽約,正式成爲其代言人,“不走尋常路”的廣告語風靡一時。

2008年,美邦服飾在金融危機中逆勢向上,登陸深交所。同一年,美邦推出新時尚品牌ME&CITY,請來美劇《越獄》男主角特沃什·米勒做代言人,美邦服飾迎來高光時刻。作爲實控人,2008年10月,周成建及其家族以20億美元資產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排行第五位。

而也從此時開始,高庫存的隱患已經埋下。

在周成建看來,製衣行業根本沒有任何核心技術可言,由於服裝行業的模仿複製能力極高,很多熱銷款式可以在一夜之間被複製出來,而國外服飾品牌能在內地迅速佔領市場,靠的就是品牌以及越來越短的營銷前導週期。

於是周成建選擇把製衣和銷售環節統統100%外包給其他企業,自己僅保留最核心的部分,調動其他生產企業和加盟商。藉助“直營店+加盟店”的模式,美邦服飾門店數量迅速擴張,但存貨數量也開始猛增。

財報數據顯示,2008年,美邦服飾存貨期末餘額爲6.64億元,佔總資產比重爲14.51%;到2010年,公司存貨餘額達到25.48億元,佔總資產比重達到30%!

此後,美邦服飾存貨餘額居高不下,短時間內無法消耗庫存,一直到今天都是公司必須面對的難題。2020年,美邦服飾存貨金額爲15.9億元,佔總資產比重的30.02%。

但在當時,美特斯邦威門店遍地開花,存貨問題並未引起周成建的重視。在2014年,周成建仍表示:“今天任何一家企業靜態有多少庫存並非是企業致命的挑戰,再多30億,中國市場巨大,也很容易一年馬上就可以消化掉。”

但此時的中國休閒服飾市場,已經成爲了山頭林立的新戰場,優衣庫、ZARA等國際快時尚品牌爭相搶佔中國市場,兇猛的競爭對手不會給你時間。

在各大品牌加快開店速度的時候,美邦服飾卻在關閉門店。美邦服飾的巔峰時期2012年,其門店數量超過5000;此後,2014年爲4000多家,2015年爲3700多家,到2017年,具體的門店數量已經從財報中消失。

美邦的業績也逐年下滑,營業收入已從2012年的95億元,下滑至2020年的38億元。

2015年,美邦服飾歸母淨利虧損超4億,此後,公司淨利潤持續徘徊在虧損邊緣。

美邦服飾的自救之路

還要走有多久

爲了提振業績,美邦服飾在互聯網電商領域做過多種嘗試,可收效甚微。

2013年,美邦宣佈啓動O2O戰略打造線下體驗店,但體驗店看客寥寥,O2O試水成效並不大。

2015年,美邦服飾推出“有範”APP,斥巨資冠名人氣綜藝節目《奇葩說》,連續贊助兩季。結果卻是《奇葩說》火了,有範卻在2017年關停。

2016年,周成建的女兒胡佳佳接替周成建,成爲美邦服飾新掌門。胡佳佳開啓了一系列的改革,從傳統單一的品牌,裂變爲五大品牌,開始走年輕化路線。但在2016年,美邦服飾還是依靠售賣子公司才勉強扭虧。

爲了挽回下滑的業績,美邦服飾又開啓下沉策略,2018年宣佈在三五線城市推進“百城千店”戰略計劃,意圖通過佔領三五線城市的快時尚服飾市場,以渠道下沉的方式解決困擾其多年的業績頹靡。

然而渠道下沉,又給美邦品牌貼上了“土”“low”的標籤,背離了最初“時尚潮流”的初衷,也失去了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最終,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美邦服飾債務危機逐漸緊迫。2021年第一季度,美邦服飾扭虧爲盈,淨利潤達1.21億元,同比上漲155.41%,但扣非淨利潤仍虧損達1.69億元,同比上漲28.63%。同期,美邦服飾有44.52億元負債,短期借款11.48億元,貨幣資金僅爲2.17億元。

美邦服飾的自救之路還在繼續。

2021年4月,在國潮概念的加持下,美邦服飾收穫“九連板”,短短10個交易日,股價上漲超130%。

國潮崛起,給了美邦服飾新的機會。

2021年5月20日,美邦服飾股東大會上,胡佳佳表示,當下年輕人對於民族品牌的需求和自豪感不斷上升,美邦也將提供更符合當下年輕人需求的產品,通過年輕人接受和感知的方式,設計營銷策略,打造屬於當下年輕人的美特斯邦威品牌。

2020年,美邦就聯手新生代京劇演員代表王珮瑜,推出國粹京劇系列、中華博物館系列服裝;同年10月又官宣新的代言人、在《說唱新時代》走紅的歌手Rich Brian,強調不一樣的青年文化品格。

但據市界消息,對於美特斯邦威押注國潮賽道,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認爲:“美特斯邦威押注國潮恐怕充滿荊棘和未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每個產品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基因。”

王赤坤錶示:“現在美特斯邦威把領域擴展到國潮領域,恐怕是轉型的無奈之舉,其結果可能像百度做購物,阿里做社交,雅虎做搜索。如果美特斯邦威還想改變困境,自己做國潮恐怕不是最好的選擇,應該把自己現有的資源、流量、資金戰略入股到有國潮基因的公司或項目,成人之美,享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