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球趣/臺灣加入大陸職籃CBA 那是「走錯路」!

臺灣籃球加入CBA,真的能賺錢、看見未來嗎?(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皮爾斯

過去10幾年,臺灣籃球識者先知總是說,「臺灣籃球唯一之路是,組一隊或兩隊,加入大陸職籃CBA,臺灣籃球玩玩就好,沒有未來和市場」。

10幾年前我就不認同這種作法思維,雖然不能說是「死路一條」,但確定是「走錯路」纔會有的思路經營模式。最簡單例子,2002年新浪男籃在加入CBA兩季後難以爲繼,新浪回來,隨後轉手。

新浪戰績還算是不差的,兩年中有一季打進季後賽八強話題性又強,關注度很高,但考量到龐大財力、支出、兵源和市場未來性,新浪最終還是棄守。

加入CBA如果真能賺錢,看見未來,同時不會虧損更多,新浪是不會回來的,不管是政治、經營、財務人才、新血兵源各種困境,新浪決定放棄,一定有難以言喻的痛苦和掙扎,不足爲外人道。

最近又有許多聲音,在SBL超籃沒有改變,臺灣籃球很難突破現況,沒能大投資中華男籃在2017亞洲盃籃賽被日本、南韓黎巴嫩菲律賓、大陸明顯拉開差距情況下,又有這樣的聲音:臺灣組一、兩隊去打CBA,這纔是臺灣籃球的未來,SBL就這樣自己隨便玩玩。

▲CBA產業生態跟臺灣職籃不一樣。(圖/CFP)

在解讀臺灣不適合組隊加入CBA大陸職籃之前,大家必須要真正瞭解CBA和大陸籃球產業生態。

1、CBA20支球隊,不是國營事業體,就是省體育局管理,那是從上而下政策,不能改變。他們不會在乎球隊盈虧,更不在意有沒有電視轉播金、廣告票房營收

2、即使不是最大國營事業在支撐球隊,也是該省最大企業命脈在支持球隊,這些企業跟省府合作,一年投資幾億臺幣養球隊,培養體育人才,回饋社會和省府,幾億盈虧對企業一點感覺都沒有。像新疆廣匯廣東宏遠都是。

3、CBA一支球隊一名洋將薪水,就可以養一支SBL冠軍隊,兩岸球團投資規格等級落差太大。

4、新浪除了因爲連連虧損、臺商贊助、總體營運都不能取得損益平衡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兵源短缺。

其他CBA球隊都有自己青年隊和省體育局的幼苗,新浪在臺灣沒有根,沒有青年隊,沒有投資,很難有效補充新人天賦

你要挖人挖角,只能準備更多鈔票,還不一定挖得到。

5、CBA跟全世界所有聯盟、職業聯賽背景體質都不相同,他們的企業和球團母體只管投資和贏球,根本不在乎虧損多少,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生態和職業運動文化

▲想要組隊加入CBA,一支球隊至少要花2億成本。(圖/CFP)

臺灣組隊去加入CBA,拋開所有政治因素和困難,一支球隊至少2億成本(光兩個洋將就要1億,CBA洋將起薪就是100萬美元,150萬美元是平均值),想要有競爭力和拼季後賽可能要3億,而且臺灣還要長期培養一支青年隊和人才。

我不知道臺灣有什麼企業願意這樣砸錢玩籃球,不計盈虧,不計代價,只要贏球。臺灣球隊拉去打CBA,只會死的更快。除非我們也有不怕一年虧損2-3億的企業和投資。

請停止「組隊加入大陸職籃CBA的想法」,那很接近死路一條,好好經營臺灣籃球,小而美小而精緻小而激烈的職業籃球,還是可以很熱鬧,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球賽品質,這纔是屬於臺灣籃球文化的「商品」和「眼界」。

*ETNEWS新聞旗艦APP推出「一起看球趣」

每天中午12點00分,棒球&籃球資深體育記者們將以不同角度與你分享臺灣棒球、籃球以及美國職籃的大小故事

免費下載↘「一起看球趣」只在ETNEWS新聞雲旗艦APP曝光

下載網址:https://goo.gl/qJLu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