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傳產4月訂單重摔

經濟部公佈4月外銷訂單統計,機械產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訂單金額萎縮至15.3億美元,年減13.6%。(本報資料照片

4月外銷訂單主要貨品變動

超乎預期!4月外銷訂單昨出爐,年增2.3%,打破原本疫情衝擊恐掉10%憂慮,拉出連二紅。經濟部指能夠逆轉原因主要是疫情讓「遠距商機」發威,資通信產品接單創歷年同月新高。不過塑橡膠化學品傳產在疫情重創下,衰退幅度全超過2成。累計前4月外銷訂單約1427.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

外銷訂單 4月年增2.3%

展望5月表現,經濟部統計處長黃於玲認爲取決於「疫情控制程度」與「遠距商機需求能否持續」兩個因素,其彼此衝突拉鋸。前者如果控制的好,需求可以回來,但相對可能壓低遠距商機。因此統計處預測5月訂單金額在年減1.9%與年增2%之間,正負難料

經濟部公佈4月外銷接單金額爲358.3億美元,增幅雖較3月4.3%縮小,但仍意外地較去年同期呈現成長,黃於玲直言:「遠距商機需求超乎預期!」

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補充,筆電平板伺服器網通產品過去在4月是淡季,但今年4月卻表現強勁,明顯是遠距需求帶動。

資通信產品 表現最佳

在這個因素拉擡下,資通信產品年增18.6%,竄升爲七大類產品最佳資優生。其9成生產海外比重,也順勢拉擡4月七大貨品海外生產比約5.2個百分點,整體海外比來到56%。其他電子產品光學器材兩項,也在5G應用擴展、背光模組訂單旺盛下,各繳出16.2%與5.3%正成長。

這也顯現在接單地區表現,像是美、歐下單成長6%多到7%多,大陸年增9.2%。黃於玲說,因平板、筆電、伺服器產品需求多在歐洲美國。大陸則是疫情最早,解封相對早,也帶動相關產品正成長。

油價崩 塑橡膠遭拖累

相對科技不畏疫情寒風傳統貨品則被疫情重傷。4大類貨品年增全數見黑,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負成長全超過2成,機械類也年減跌1成3。

傳產不好的理由,黃於玲直指是疫情與原物料價格波動兩大因素。前者拉低市場需求不確定性影響廠商投資意願後者像是國際油價崩盤衝擊也很大。

疫情波及消費,原本該是拉低需求,我國科技產品接單卻異常旺盛,是否這個遠距商機只是提前拉貨效益而已?王淑娟認爲「不無可能」,遠距設備會不會只採購一次,長期需求不再,後續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