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癱瘓內需 5月NMI暴跌

2021年5月臺灣NMI走勢

2021年5月臺灣PMI走勢

疫情5月中旬大爆發,對內需服務業投下核彈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表示,疫情爆發直接衝擊內需市場,5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從60.1驟跌10.9至49.2,中斷先前連續11個月的擴張(數值50以上)。

產業別來看,第一線「中疫」的住宿餐飲NMI從44.8跌至12.5,商業活動和新增訂單更直接歸「零」,再度出現2020年2月疫情初次爆發的夢魘

1日公佈的5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可說是國內本土疫情爆發以來最即時的產業景氣調查結果。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指出,因疫情重挫的產業集中在住宿餐飲、實體零售旅遊代訂、遊樂藝術、導覽等,5月臺灣NMI調查的八大產業中,六大產業回報商業活動呈現全面緊縮(指數低於50)狀態

經院指出,全國進入三級疫情警戒,需要進行面對面服務或到現場參觀行業,如銀行與不動產仲介業等帶客看房的業務量明顯下降,致使營造不動產業金融保險業的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皆大跌約20點,各業別的商業活動、新增訂單與未來展望指數,5月「大範圍地轉爲緊縮」。

張傳章表示,大家都不知道這波疫情會持續多久,廠商已因爲沒辦法正常營運,擔憂資金斷鏈風險衍生,憂心程度反映在5月「非製造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同步中斷連續11個月的擴張,指數由創編以來最高點67.8,重跌30.1至37.7。

中經院助理研究員陳馨蕙指出,面對疫情封鎖,實體店面零售業者受到的衝擊較大,但網路銷售平臺業績量暴增,同時廠商也迴應,去年在疫情期間就開始進行數位轉型、開發多元通路或外送平臺,以及跨產業整合,例如餐廳與零售業者配合計程車電商平臺銷售,此次疫情再起時應可較快調整營運模式,將SOP商模實際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