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峻 經部:恐重創內需市場

國內疫情急速升溫,消費者外出消費及用餐意願降低,加上部分商家縮短營業時間或自主停業,恐嚴重衝擊未來經濟表現。對此,經濟部28日指出,我國製造業主要以外銷爲主,受創程度較小,但內需型的民生工業直接外銷比重只有24.3%,恐因內需重創而趨於疲弱。

經濟部公佈「疫情對我國產業影響專題分析今年以來我國產業走勢,在製造業的部分,今年因全球景氣回升,終端需求持續增溫,第1季製造業產值年增14.6%,其中資訊電子產業年增18.0%;傳統產業則走出陰霾,年增12.8%,主要業別多呈正成長;零售業也隨國內股市熱絡,就業情勢穩定,民間消費動能逐步增強,今年1至4月零售業營業額年增11.3%。

去年第二季遭疫情重創的餐飲業,隨民衆外出用餐及消費意願回溫,餐飲市場度過去年疫情重創期,今年1至4月餐飲業營業額年增13.3%,其中餐館飲料店皆呈二位數成長。外燴及團膳承包業雖仍年減11.8%,惟已於4月轉爲正成長,終止連15個月負成長。

但經濟部評估,5月中旬國內疫情急速升溫,相關管制措施趨嚴消費者外出消費及用餐意願降低,加上部分商家縮短營業時間或自主停業,恐嚴重衝擊零售及餐飲業未來營收表現。

我國製造業主要以外銷爲主,2021年第1季整體直接外銷比重逾5成,若生產活動能如常進行,受創程度將較小,但內需型的民生工業直接外銷比重僅24.3%,恐因內需重創而趨於疲弱;另疫情若進一步影響到製造生產活動,可能重創國內經濟表現,宜持續關注並妥善因應

經過過去一年的疫情催化、全球經濟也開始走向「抗疫經濟」,經濟部表示,疫情催化出四大產業發展趨勢,分別爲半導體產業在全球重要性日漸提升、智慧機械將創造我國機械產業下一波成長新動能、零售業全力衝刺數位轉型、外送及宅配成爲餐飲業搶攻市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