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右腦結合數字左腦 讓企業永續!

以藝術右腦結合數字左腦,讓企業永續!(圖/時報大師會館提供)

鮮少有人將藝術與商業並列一起討論的,但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卻認爲,全球的商業經營已經在兩件事上改變,第一件事是永續經營是全球投資人評價企業的最重要指標,而評價永續經營的標準則是ESG指數(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第二件事是,商業菁英可藉由藝術思維經營企業,達到企業永續經營之目的。

對於經營企業,鄭家鐘表示,全球投資人對於企業評比的三項指標:企業自我評估的年報、社會評價的口碑、有無永續經營的能力,後者已明顯位居於主流,而凡永續經營指數不好的公司在投資市場上皆遭受排擠。而永續能力的評估則端視該企業是否具有ESG能力。鄭家鐘強調,ESG指數被看重的程度,甚至高於獲利能力,也就是該公司能否將環境保護視爲社會責任而納入經營策略,纔是一家公司能否能永續經營之關鍵。

鄭家鐘進一步解釋,當地球生態已經嚴重影響氣候而造成各種經營風險時,ESG概念已經在全球成形,從歐洲減碳措施、全球化碳稅課徵,到歐洲的各種綠色評價等,皆因應此而來。所以全球也發展出許多專業的ESG評估指數,要求各企業能夠對氣候變遷進行財務揭露,並公佈其因應措施。

鄭家鐘指出,在過去,環保概念僅是企業行有餘力才做的事,現在則變成了企業非做不可的事,也就是環保議題已經從企業的社會責任(CSR)直接躍升爲企業策略層面的事了。因爲許多ESG指標都是法律明定的,對企業具有殺傷力,而不是開玩笑的。

有意思的是,要完成如此嚴肅的永續經營,卻可以使用柔軟的藝術思維。鄭家鐘說,現在最新的企管概念是,傳統只重視成本效益的管理模式已經過時了,藝術思維纔是管理公司的最新概念。而且早在10年前,哈佛大學商業課程就已經將藝術思維納入正規課程。因爲學習藝術思維,特別是跨領域的藝術激盪,正能矯正傳統專業教育的偏差,讓經營者可以跳脫傳統的經營框架,思考其他新的選項。這就像藝術家的創作,永遠有意料之外的創意。

鄭家鐘在「時報大師會館」的大師講堂「商業菁英的ESG永續課---藍海思考、藝術解套、ESG創新」之課程裡,提出許多利用藝術思維經營企業的成功範例,也說明藝術欣賞的技巧,讓你從跨領域的藝術作品裡看到企業永續經營的更多可能性。

慶祝時報大師會館正式上線,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註冊會員即享500元購課金,把握時機,上線學習,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