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結+儲能”雙輪“蓄力”,東方日升持續深化全產業鏈佈局

押注異質結,做好差異化。

作者 | 馮婉瑜

編輯丨高遠山

來源 | 野馬財經

處於陣痛期的光伏行業來說,如何尋求突破?新技術成爲關鍵變量。

近日,東方日升(300118.SZ)發佈2023年年報。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3.27億元,同比增長20.22%;實現歸母淨利潤13.63億元,同比增長45.81%。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繼續穩固全球前十地位,第二曲線儲能業務也迎來大幅增長。

同時,也應注意的是,眼下光伏產業已走到擴產與過剩、多重技術路線爭鋒的“十字路口”,全行業都在經歷陣痛期。受此影響,東方日升2024年一季度的業績就有所下降。

不過,應對行業陣痛期,東方日升早已做足準備。

在明確降本路徑後,東方日升就押注異質結(HJT)技術培育,作爲獲取N型市場份額的主要抓手。2023年,公司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等新產能已經開始陸續投產。同時,公司也在加大布局儲能業務,並進一步優化光伏產業鏈產能佈局,市場方面則同時大力開拓海內外光伏市場。

“面對行業的週期性調整,東方日升不會被動,而是要成爲‘追光者’,積極主動地尋找新能源的‘光’,化壓力爲動力。技術路線競爭激烈,我們就走好自己的路,不斷打磨異質結技術,從經濟價值和綠色價值兩方面進行賦能,爲用戶打造最具性價比的產品。”東方日升董事長林海峰表示。

圖源:“東方日升新能源”公衆號

01

“光伏+儲能”雙輪“蓄力”

持續深化全產業鏈佈局

東方日升成立於2002年,於2010年正式登陸創業板。2017年,公司正式確立“光伏+儲能”兩新戰略,現已成爲國內光伏與儲能行業的頭部企業。

2021年,基於其光伏業務重心的重新定位,東方日升出售了包括九九久科技、斯威克和寧海新電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個子公司,光伏業務的重心重新聚焦於電池組件製造。

作爲東方日升營收主力的光伏組件,2023年實現營收286.75億元,同比增長18.85%。2018年以來,東方日升光伏組件出貨量已多年保持世界前十位。2023年,東方日升組件實現銷售18.99GW,繼續穩固全球前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東方日升光伏組件盈利能力有所增強。究其原因,除了上游多晶硅等環節產能釋放價格下探,還要得益於公司加速釋放的產能優勢,以及持續上升的自供太陽能電池比例。

通過全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提升利潤,2023年,東方日升在多晶硅的基礎上,繼續補足硅棒、硅片環節。光伏組件業務的整體毛利率達到13.63%,較2022年增加了8.62個百分點。

產能方面,截至2023年末,東方日升光伏組件產能達到35GW,並分佈於浙江寧波、江蘇金壇、浙江義烏、安徽滁州、馬來西亞和內蒙古包頭等海內外生產基地。

圖源:“東方日升新能源”公衆號

持續優化產能佈局。2023年東方日升已在推進建設浙江寧海年產15GW N型超低碳高效異質結電池片與15GW 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江蘇金壇 4GW 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和 6GW 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以及安徽滁州年產 10GW 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一期部分等高效先進產能。

東方日升以電池組件基點,通過收購、新設以及戰略合作的方式,不斷向上遊產業鏈進行擴展延伸,加深垂直一體化程度,以減少供應鏈價格波動影響。

同時,公司也不斷拓寬光伏下游應用場景,通過電站應用繼續向下延伸至儲能電站業務,打造光儲一體化綜合服務,進一步打開公司盈利空間。2018年,東方日升正式成立東方日升儲能事業部,並在當年3月收購雙一力(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 90%股份、7月成立雙一力(寧波)電池有限公司開展儲能相關業務。

當前,作爲東方日升第二增長曲線的儲能業務已經“浮出水面”。2023年,公司儲能系統等產品實現營收23.36億元,同比大增61.38%。

在加大儲能佈局方面,東方日升已經開始推進位於寧海縣年產10GWh的高效新型儲能系統集成技術研發與製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爲20.58億元,完成後預計新增儲能系統集成設備產能10GWh。

此外,東方日升繼續推動“光儲”、“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智能微電網解決方案進行商業化應用。所謂一體化,通俗理解就是,東方日升之前給的是一個部件,現在是一個交鑰匙工程。對於大型光伏企業而言,給予客戶更多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是一種先天性優勢。

經過多年的產能積累,東方日升現已形成晶體硅料生產、單晶硅片製造、光伏電池製造和深加工、光伏組件加工、光伏電站建設運營以及儲能系統集成等產業鏈條。東方日升表示,接下來,還將繼續完善產業鏈佈局,以在全球光伏產業鏈生態中抓住一體化發展機遇。

圖源:“東方日升新能源”公衆號

02

押注異質結,做好差異化

對於處於陣痛期的光伏行業來說,新技術無疑是未來格局重塑的關鍵變量。而在明確了降本路徑後,東方日升早已押注異質結(HJT)技術培育,作爲其獲取N型市場份額的主要抓手。

“在目前的行業困境下,就是要做好內功、掌握好自己的現金流,把公司真正具有特異性、差異化的異質結產線做得更好。”東方日升總裁伍學綱表示。

有分析指出,在全球出貨量前十的光伏組件企業中,東方日升是唯一堅定選擇HJT的企業,切實落地的HJT產能,或讓其擁有彎道超車的機遇。

2019年,東方日升正式確定將新一代異質結電池技術作爲下一代電池技術的研發、量產重點。2020年4月份完成江蘇金壇異質結電池中試線項目,2020年公司異質結組件出貨成功位列全球第一,並於當年11月收購聚光硅業100%股權,向上遊產業鏈進行延伸。

圖源:“東方日升新能源”公衆號

當前,東方日升已經完成了從P到N型的技術、產能轉換,也在積極投入異質結的規模化量產,由研發端進入製造端、銷售端,聯動成果不斷推進。

2023年,東方日升利用自有專利0BB電池技術、210超薄硅片技術、純銀用量小於7mg/W以及昇連接無應力電池互聯技術,打通了異質結硅片—電池—組件的貫通式生產流程,成爲行業內首家實現異質結電池及組件規模化量產企業。

0BB即無主柵技術,指去除電池正背面的銀主柵線,轉而使用組件端的覆膜、膠水或點焊工藝替代原主柵達到導通電流作用的工藝。0BB工藝的核心作用是降本,減少銀漿使用量,同時可以提升5W以上的組件功率。由於上述兩個特性,0BB工藝已經成爲HJT和TOPCon重點關注的降本技術。

業內人士分析,東方日升能夠佔據0BB技術優勢,也就意味着將在異質結電池電池和組件未來的生產和銷售上佔據優勢。

東方日升還推出的Hyper-ion伏曦系列700W+異質結光伏組件,在降低LCOE方面表現優異。

據東方日升新能源官微消息稱,異質結伏曦組件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期間的日平均單瓦發電量達4.25Wh/W,發電增益比TOPCon高2.82%。此外,在平均輻照量僅3.55kW/m2的輻照條件下,伏曦組件月累計發電增益可比TOPCon高出3.58%。目前行業異質結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已經可以超過26%,使異質結組件的功率突破了700Wp。

此外,截至目前,東方日升已獲得TV南德全球首張210異質結高效薄片化組件認證證書,TV萊茵首家HJT電池片認證證書,TV南德頒發的3倍IEC測試證書。

光伏組件行業均屬於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行業,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優勢,都直接決定玩家的競爭實力。

而東方日升於2023年初已順利完成定增,合計募集資金約爲50億元,其中30億元募集資金計劃投入到5GW N型超低碳高效異質結電池片與10GW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截至2023年6月末,累計已投入募集資金17.54億元,整體投資進度爲35.31%。

圖源:“東方日升新能源”公衆號

03

全球化戰略持續推進

事實上,東方日升2023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還包括海外市場的突破。

東方日升海外電池、組件產能有效釋放,北美組件市場實現規模化出貨。2023年,公司海外組件銷售量達到8.84GW,尤其是巴西、匈牙利、澳大利亞、哥倫比亞等新興市場組件出貨實現較大突破。

在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爲全球共識的前提下,全球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目標爲光伏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全球化佈局也是東方日升在市場方面的堅定戰略方向。

“不少前十名的組件大廠,在海外的組件庫存其實非常低,基本上分銷庫存也就在幾百兆瓦。”伍學綱判斷,組件在海外的恢復速度可能會更快一些。同時,新產品異質結也有望在一些海外大受歡迎。

原先東方日升的戰略側重點是一些發達國家,東方日升認爲接下來正在崛起的中東非市場、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市場機會都會涌現。東方日升也已專門成立了針對新興市場的團隊,增加公司的銷售網絡佈局、覆蓋度。

光儲項目集成業務方面,東方日升也在鞏固原有歐洲、墨西哥、澳大利亞、越南、哈薩克斯坦等海外電站投建區域外,根據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提升了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孟加拉、菲律賓、尼泊爾等在內的全球範圍的光伏電站開發投資規模。

圖源:“東方日升新能源”公衆號

早在2010年,東方日升就開始佈局海外市場,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2021年之前,海外收入一度佔據公司總收入的60%以上。在受到一些國際因素影響時,東方日升也通過適時調整全球產能佈局,保障公司海外市場增長。

據能源與氣候智庫(ECIU)統計,截至2024年3月,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碳中和目標,如德國等28個國家已就碳中和立法,並有50個國家制定了相關政策文件。各類可再生電源中光伏開發潛力較大且適合大規模發展,被視爲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推力。這就決定了光伏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高長期空間及成長確定性。

你對光伏行業還有哪些瞭解?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