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逾300處!臺南自組考古隊 首創考古中心明年3月掛牌

考古專家學者現勘鹽水營橋試掘現場 。(圖/臺南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下同)

記者高敏鳳綜合報導

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18日舉行年終記者會時表示,臺南市因爲遺蹟多,這些文化資產保存又相當重要,所以市府決定要創全國之先,成立考古中心預計2018年3月掛牌,並希望在其他市府挖掘到遺址時,能迅速投入工作搶救。

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在年中記者會除了分享年度成果,以及未來展望之外,也提到將在明年成立考古中心。他說,臺南遺址現在發現有300多處,爲了保存是有必要成立考古中心,中心之後會設在文資處,底下則會有考古隊,明年1月會先招募3名專職成員,「我們在仁德永康常會看到許多以前的三合院遺址,所以希望能加速作業,協助進行遺址的地表調查、鑽探及搶救,也就能節省非常多時間。」

葉澤山還說,未來會再視遺蹟量體與大小來招募考古隊的人力,考古隊的基地會設在官田隆田考古展示室,他們之後也會依文資法作挖掘到的文物整理與保存,考古中心3月會掛牌正式上路。他說,考古中心就是做調查、研究、搶救、發掘、教育與推廣,所以進駐隆田考古展示室後,那裡也會舉辦一些小展覽。他說,也希望在其他市府挖掘到遺址時,能投入工作。

▼考古隊進駐隆田考古展示室 。

文資處研究組楊組長接受《ETtoday新聞雲》電訪時表示,考古中心初階段會先從試掘調查開始,試掘時會歷史資料現地狀況評估試掘位置與面積,再去實施挖掘,然後依試掘結果判斷是要採取搶救或施工監看等各種後續措施,未來也可能會與其他的研究所合作,比如就近的成功大學考古所

對於爲何有這樣的設立考古中心的想法,組員李小姐則在電訪中表示,「一直以來文資保存與開發都受到很多困難,這些我們都必須去解決,此前如果我們發現遺址時,都要先發包給外面的團隊,但有時候都會一再的拖延,現在成立了考古中心在時間上會快很多。」

▼鹽水舊營橋試掘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