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踩雷”大華所,天山股份近百億元可轉債發行計劃被中止

(原標題:因“踩雷”大華所,天山股份近百億元可轉債發行計劃被中止)

又一家上市公司“踩雷”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簡稱“大華所”)。5月28日,天山股份(000877.SZ)發佈公告稱,因本次申請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事項聘請的大華所被證監會依法限制業務活動,並被證券交易所給予六個月不受理其出具的證券業務和證券服務業務相關文件的處分,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申請被深交所中止審覈。

根據公告,天山股份於5月27日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天山股份再融資查閱項目中止通知》。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發行上市審覈規則》第二十條、《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覈規則(2024年修訂)》第五十九條的相關規定,深交所中止公司本次發行上市審覈。

早在2022年10月,天山股份就披露了公開發行可轉債預案。彼時,公司計劃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0億元,分別用於砂石骨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水泥綠色智能技改升級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性資金。

2023年4月,深交所正式受理了天山股份的可轉債發行申請,並在此後接連向其下發了兩輪問詢函,分別要求天山股份就此次可轉債募投項目是否屬於落後產能、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所涉土地使用權是否存在佔用基本農田的情形、在業績增速放緩情況下進行本次大額融資的必要性與合理性等問題進行說明。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經過深交所的兩輪問詢,天山股份對可轉債發行方案進行了調整,不僅降低了募集資金的總額,還減少了募投項目。

根據天山股份2023年9月披露的募集說明書(申報稿),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募集資金規模從100億元下調至92.72億元,其中64.9億元用於砂石骨料生產線建設項目、27.82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性資金。調整後,天山股份本次募集資金不再投向水泥綠色智能技改升級項目,不涉及水泥生產線的建設或技術改造,不會新增水泥產能。

事實上,自從去年9月披露募集說明書(申報稿)後,天山股份的可轉債發行申請就一直未見具體進展。遲遲未能成功發行,眼看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決議有效期已經屆滿,今年2月,天山股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延長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及相關授權有效期12個月的議案。

“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公司與上述中介機構被採取監管措施的情形無關。”天山股份在5月28日的公告中稱,本次申請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事項的中止審查,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大華所創立於1985年,是國內最具規模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也是國內首批獲准從事H股上市審計資質的事務所,擁有註冊會計師1500餘名,常年服務的客戶有10000餘家,其中上市公司近500家。

今年5月10日,江蘇證監局向大華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該局指出,大華所在對金通靈2017年至2022年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風險評估及內控測試程序存在重大缺陷、未採取恰當審計措施應對舞弊風險、實質性程序存在重大缺陷,違反相關執業準則的規定,未能履行勤勉盡責義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江蘇證監局因此責令大華所改正,沒收業務收入688.68萬元,處以3443.4萬元罰款,並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

5月14日,深交所也對大華所作出處分決定:給予公開譴責處分,以及六個月不受理其出具的證券業務和證券服務業務相關文件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