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把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
(原標題:引導學生把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
【心語】
2024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逄錦聚——
引導學生把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
我在南開大學從事經濟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40年,有一個重要體會:教師要以身示範,引導學生把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把爲學爲事爲人結合起來。每每想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隊伍的重視與期待,我深覺責任重大,也倍感溫暖振奮。
經濟學是經世濟民之學,應該爲社會、爲人民服務。知中國、服務中國是南開大學百年形成的優良傳統。作爲後來人,我沒有理由不把畢生的精力、最好的年華獻給經濟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年輕時我做過小學、中學教師,在南開任教的第一年就給本科生開設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課,至今仍然爲本科生做講座,給博士生開專業課。
從教幾十年,我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教師不應只是“從書本到書本”的教書先生,而應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衆學習。不管多忙,每年我都找機會走進現實生活中去,指導學生利用寒暑假深入改革開放前沿地區、欠發達地區、農村及企業等開展調查研究。
經濟學科是南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優勢學科之一,南開的優良傳統和老一代經濟學家們的思想深深影響着我。每寫一篇文章、發表一種言論、開一門課,我首先想到的都是,是否合乎中國實際,是否合乎客觀規律,是否對國家、對人民有益。
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教學生做人做事。我常對學生們說,要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做人是基礎,只有在做人上堅持高標準,纔可能把事情做好、把學問做精。要把個人奮鬥目標與國家、社會和人民需要統一起來。
在科學研究中,我鼓勵博士生從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中選題並自由探索,但一定要貼近實踐,不做脫離實際的“花哨學問”,不圖熱鬧好看,而是力求符合國情、有所創新。我希望他們有學術自信和文化底氣,有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決心與能力,願意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僅要把握其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還要堅定爲人民羣衆服務的立場。馬克思主義立場就是人民的立場,經濟學工作者應當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把“以人民爲中心”作爲理論創新的出發點和歸宿。
《光明日報》(2024年09月10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