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試射「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 成功攜帶分體式彈頭

印度「烈火-5」型洲際彈道飛彈。(圖/美聯社)

法廣報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3月11日宣佈,印度已成功進行了自主研發的可攜帶多彈頭彈道飛彈的首次飛行試驗,這一進展增強了印度對地區競爭對手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核威懾。

據兩名在職高級政府官員稱,這一名爲「烈火-5」型(Agni-5)洲際彈道飛彈配備了多彈頭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技術,允許它在不同地點一次性發動多次攻擊。

過去幾年來,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DRDO)一直在開發這種飛彈技術。通過這次飛行試驗,印度加入了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法國等少數幾個擁有該技術的精英國家的行列。根據印度國防部的一份聲明,這次飛行試驗是在印度東部奧迪沙邦的一個島嶼上進行的。

十多年來,印度一直在開發和測試「烈火」系列飛彈,以追趕中國的軍事實力。印度於2012年首次測試了「烈火-5」型系列飛彈,此後不斷對其進行技術改進和重新測試。印方表示,其「烈火-5」飛彈計劃符合印度擁有可信的最低威懾力的既定政策,以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

2019年,印度成功試射了一枚能夠摧毀太空衛星的飛彈,這項技術也只有少數幾個大國擁有。地對地「烈火」飛彈能夠高度精確地打擊5000多公里外的目標。這落後於中國最遠程飛彈的能力。

駐新德里的防務分析家比平德拉(N.C. Bipindra)說,儘管如此,這仍將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置於印度戰略部隊司令部的直接目標範圍之內,而印度戰略部隊司令部是由總理直接控制的三軍核力量。

比平德拉說,這種具備多彈頭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功能的彈道飛彈,可以瞄準相距約1500公里的多個戰略地點,「這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種重要的核打擊能力」。他補充說,「烈火-5」型飛彈的研發主要針對中國,而新德里目前將北京視爲對印度最嚴重的軍事威脅。

2020年6月,印中部隊在有爭議的喜馬拉雅地區發生致命衝突,導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國士兵死亡,緊張局勢再次爆發。此後,兩國在有爭議的邊界實際控制線署了數萬名士兵以及大砲和榴彈砲等裝備對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