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熱議!茅臺經銷商宣誓:不加價銷售 不囤積居奇
(原標題:引發熱議!茅臺經銷商集體宣誓:不加價銷售、不囤積居奇)
茅臺經銷商集體宣誓(來源:本站財經綜合)
元旦將至,A股喝酒行情再次啓動。
12月22日,白酒股再度大漲。多隻白酒股股價在盤中創下新高,比如,貴州茅臺的股價盤中觸及1898.99元/股、五糧液的股價盤中觸及288元/股、洋河股份的股價盤中觸及228.35元/股、瀘州老窖的股價盤中觸及219.48元/股。
而就在當天,貴州茅臺經銷商的一段宣誓視頻引起網友關注,在視頻中經銷商宣誓表示,不加價銷售、不囤積居奇、不哄擡價格、不轉移銷售、不虛構銷售、抵制假冒侵權等。
據瞭解,這是發生於21日貴州茅臺2020年度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上的一幕。
在此次大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依然延續了此前嚴控茅臺酒價的態度。他表示,將嚴肅整治和處理“高價”“變相高價”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爲,並將加快反黃牛系統研發等工作。
不過,對於經銷商的宣誓,很多網友卻持負面評價。
@互聯網的那點事:這等於讓一羣強盜在黃金面前發誓,我們不打劫。
@樑瑞安:滑稽。
@牛市sky:說的比唱的好聽。
嚴肅整治“高價”等行爲
此次茅臺酒年度經銷商大會,是高衛東接任茅臺集團“一把手”之後首次亮相這一年度重要場合。在總結2020年成績時,高衛東表示,“茅臺在品牌、市場、股市上都取得了累累碩果、驕人業績,助推集團公司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收官”。
除了細數成績外,會上,在談到茅臺酒價問題時,高衛東的話語中繼續了茅臺方面嚴控酒價的態度。
“(明年)將嚴肅整治和處理‘高價’‘變相高價’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爲。”高衛東稱,還要加快反黃牛系統研發,強化聯防聯控;建立互動機制,及時收集市場第一手信息,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一直以來,茅臺酒價都是茅臺很重視的問題,而高衛東的最新表態主要針對市場炒作茅臺酒的問題,特別是黃牛問題。今年茅臺酒零售價格一度超過3000元/瓶,相較官方建議零售價1499元/瓶有着鉅額的利差,這使得大量黃牛欲從中牟利。
有業內人士表示,茅臺酒作爲一種稀缺資源,而當前社會上又集聚了大量的熱錢炒茅臺,一旦茅臺酒價格放開,在熱錢作用下,茅臺酒價格可能出現暴漲暴跌現象。
回顧2020年以來茅臺酒的價格,疫情前,茅臺酒價格約在2400元/瓶,疫情高峰時一度跌破2000元/瓶,但之後短短數月,茅臺酒價上漲超過千元。
“最近茅臺酒價格小幅下跌了一點,由3000多元/瓶跌至目前2800多元/瓶。”21日,一位茅臺酒經銷商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透露,現在已經在執行2021年1月份的茅臺酒指標了,只是目前還沒有到貨。
擴大直銷一直被視爲茅臺管控茅臺酒價的重要手段。高衛東表示,將不斷深化營銷體制改革,堅持夯實社會渠道基礎,加快推進自營、商超渠道、電商渠道建設;推動商超電商渠道成爲精準銷售、穩市穩價、平衡供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與社會渠道、自營體系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茅臺直銷渠道建設實現了大踏步的前進。今年6月,包括紅旗連鎖(002697.SZ)、匯嘉時代(603101.SH)、合肥百貨(000417.SZ)在內的共22家區域KA賣場、酒類垂直電商、菸草零售連鎖商,簽約成爲茅臺酒直銷渠道商。截至10月,茅臺已和68家電商、賣場、菸草零售等優質直銷渠道商達成合作。
此前,茅臺還宣佈,今年第四季度68家直銷渠道商將獲得4160噸飛天茅臺銷售投放,相當於今年茅臺酒全年銷售計劃3.45萬噸的12.1%。
“茅臺擴大直銷不止爲平抑價格,更利於增厚茅臺業績。”一位白酒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
貴州茅臺2020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茅臺酒在直銷渠道已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4.33億元,同期增長近172%。
“茅臺通過擴大直銷,一直在提升利潤。”一位茅臺酒經銷商向記者透露,以前茅臺酒年份酒(15年),給經銷商定的對外賣價就是4999元/瓶。如今,茅臺通過其自營渠道供應茅臺酒年份酒(15年),供貨價就達到4999元/瓶。
此次,茅臺方面也表示,要在投放方面因地施策、精準營銷,調整優化生肖酒、精品酒、陳年酒等產品銷售,不斷支持總經銷做強管理、做優品牌。
據國盛證券預計,2021年將是茅臺直銷渠道商優化提升年,茅臺直銷渠道將持續優化營銷佈局、加強渠道管理。直銷體系和結構提升有望拉動均價穩步提升,產能後續亦穩步釋放,未來有望保持10%-15%穩健複合增速。
不久前,貴州省方面對貴州白酒工業做出規劃,並提出要“力爭將茅臺集團打造成省內首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戰略安排。
高衛東在經銷商大會上表示,明年茅臺將圍繞上述戰略目標,堅持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徹到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全過程。
“茅臺集團打造成世界500強是有條件和基礎的。”一位茅臺酒經銷商認爲,最近一兩年,醬酒這股風吹的很猛,茅臺受益於醬酒熱,又佔據高端定位,未來茅臺酒或持續供不應求,茅臺集團業績或將穩步提升。
(文章內容、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