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復仇電影天花板,踐踏法律與人性,社會問題令人深思

這是一部典型的復仇電影,又是一部與常見私刑電影或義警電影截然不同的作品。

那種“因爲法律制度辜負了主角,才導致他最終成爲義警”的橋段,在《因果報應》中不僅沒有被提及,甚至還有一種男主角欺騙警察找兇手是理所應當的感覺。

而這也是大多數不瞭解《因果報應》背景社會觀影者,很難察覺與注意到的地方。

也因爲有了這種文化與社會上的差異與隔閡,其實在電影中很多橋段與情節,是很容易被觀影者忽視甚至無法理解的。

比如警察局中公然對慣犯施以私刑的行爲,即便是在非文明社會,即便是在蠻荒或狂野的環境中,是否也過於誇張與戲劇化了。

雖然這些情節大多在刻意的戲劇表現中被淡化了,雖然這些情節看似與《因果報應》本身並無多大關係,但實際上卻是深埋於故事背後的社會問題。

再比如兇手的妻子面對丈夫被捕時,那段撕心裂肺的獨白,看似只是對丈夫行爲的無法理解與失望,實際上卻隱含了太多隻有了解那個社會的人,才能明白她究竟在說的深層含義。

正是因爲這一系列藏在劇情背後的東西,是很多人難以明白與理解的,才導致我們只會對最後十分鐘的道德挑戰倍感震驚。

而實際上,當我們將《因果報應》背景社會的歷史與現狀引入電影故事後,或許會從中發現一套完全被忽視的故事與觀影體驗。

而這也是爲什麼《因果報應》會在拍攝國當地影評界口碑整體以正面居多的原因,也是爲什麼我們會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看到這樣一部製作精良還頗具觀賞性的泰米爾語電影。

《因果報應》的整個故事之所以會發生,並不是因爲那個看起來似乎有着某種神秘力量的垃圾桶,也不是因爲那條兩次出現卻不傷人的眼鏡蛇,更不是因爲男主角那力量大到可以“毀天滅地”的雙手。

可以這麼說,電影前半部分所有看起來有神秘力量的情節,都指向了這個社會最被人詬病的姓氏問題。

也正因這種將人天生分爲三六九等的千年傳承社會制度,才導致了兇手妻子那段讓人摸不着頭腦的獨白。

爲了能跟這個看起來帥帥的兇手在一起,這個很可能在姓氏階級上遠遠高於兇手的女人,不惜與自己的家族決裂。

可當她以爲自己可以與兇手永遠幸福的在一起時,卻發現自己嫁給了一個殺人犯、一個偷竊慣犯。

從小便過着衣食無憂又或是衣食無憂生活的她此時猶如天都塌了,她以爲是丈夫辜負了自己,她認爲像丈夫這種人永遠改變不了固化階層的特質。

可事實又是什麼呢?正是因爲妻子不顧家族的反對,正是因妻子最終退給了自己,才讓兇手在偷竊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才讓兇手希望自己能給女兒除了階級之外所有的一切。

或許你從來沒有想過,或許我們從來都無法理解,爲什麼理髮店老闆瑪哈拉賈要編造一個垃圾桶被偷的謊言。

即使面對自己女兒被人糟蹋,面對自己並沒有任何財產上的損失,即便他向警察局如實講出事情原委與經過,最終的結果難道會比《因果報應》所給我們的結果更好嗎?

也許侮辱女兒的兩個人看起來毫無人性可言,也許瑪哈拉賈的行爲無異於在踐踏法律,甚至於最後四個警察反過來幫助瑪哈拉賈的行爲,並不都適合被公然宣揚與歌頌。

可當我們明白在那樣一種社會制度與環境下,玷污了女孩的男人們將會面對的是什麼懲罰之後,也許纔會明白爲何會有《因果報應》這樣一個近乎3hwv.otto566.com於玄幻或神秘色彩的名字了。

當我們質疑《因果報應》缺失了復仇電影中最重要的起因(法律制度辜負了主角)時,或許這樣的起因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普遍到讓所有人都習以爲常了。

當我們將《因果報應》中那些踐踏法律與人性的情節當作藝術誇張來看待時,或許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已經不再是什麼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了。

《因果報應》雖然看起來讓人血脈噴張,但深思之下卻會讓人有些心酸與沉重。

也許受傷女孩逃過一死只是現實中家人悲傷之後的妄想,也許受傷女孩敢於並能跟兇手直面對決只是現實中旁觀者無奈之下的異想天開。

雖然兇手最終無法面對自己所做之事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可現實中無數曾經侮辱過女孩的兇手呢?他們會像《因果報應》如此這般心想事成嗎?

關於《因果報應》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裡,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