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豬進口專案報告 新竹市校園百分百禁用美豬

竹市衛生局4日於新竹議會作「中央開放美豬進口市府具體因應措施專案報告」,市議會則要求市府加速辦理議會決議食安條例增修條例。(陳育賢攝)

因應美豬進口政策,新竹市衛生局4日在新竹市議會作因應措施專案報告表示,市府已於9月起啓動「標示輔導專案」,另校園營養午餐要求「百分之百使用國產食材」;議會則除要求加速食安自治條例增修條文審議,也要求醫院日照中心、做月子中心等禁用美豬。

衛生局代理局長楊清媚今天在議會針對美豬開放的因應專案報告指出,現行《新竹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和中央標準一致,未來將持續依循全國標準實施,包括依規要求業者落實肉品產地標示、強化溯源管理,也會增加抽驗能量,保障市民健康。

新竹市長林智堅(左)爲維護市民健康及消費者權益,除首創開設「臺灣標章諮詢窗口」,也鼓勵商家申辦臺灣豬標章。(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楊清媚說,衛生局持續整備美豬進口因應工作,包括強化豬肉及豬原料標示部分,今年9月起開始輔導全市食品業者落實豬肉產地標示,包括製造及加工業者、餐飲業、輸入業、販售業,凡販售豬肉或含豬原料的包裝食品、飲食場所、散裝食品,都主動輔導業者落實原產地標示,確保資訊透明,讓民衆能安心選擇肉品。

另自明年1月起,將依中央新公告法規,加強擴大稽查豬肉及含豬可食部分的標示,針對各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各餐飲業、攤販、食品製造業等進行稽查檢驗,也將持續積極爭取中央預算,提升竹市稽查檢驗量能。

至於家長關心的學生營養午餐食材,教育處代理處長沈靜濤表示,市府2017年起就實施3章1Q,其中1章包含CAS(國產)標章,須落實「百分之百國產食材」,也已納入契約強制辦理,營養午餐未來也將持續使用國產優質肉品。

議員包括陳啓源、林議員、林彥甫廖子齊蔡惠婷張祖琰則相繼提出問題,並要求市府依規定辦理,保障市民健康。

議員們要求市府應明訂竹市各級學校(含幼兒園補習班)、共餐食堂、醫院、日照中心、產後護理機構及月子餐業者供應的膳食及食材,禁止使用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品及其加工品,並針對上述場所、業者,專案加強輔導稽查作業

同時要加強輔導業者落實清楚標示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原產地,讓消費者方便辨識,以保障民衆選擇權

另請市府持續向民衆宣導,以提升市民辨識食品產地及肉品標示能力,期能提高全民食安自覺,共同把關食品安全。

市府也要擴充食品安全稽查及檢驗量能(含人力經費頻率),落實加強進口豬肉及加工食品查驗工作,以保障民衆食的安全。

而爲確保竹市養豬產業不受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衝擊,要求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並確實輔導協助養豬產業提升競爭力,以穩定豬農收益。

此外,新竹市議本會爲保障市民食的安全,曾於今年9月24日第10屆第12次臨時會提案增修「新竹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部分條文內容,並經大會決議,送請市府依規辦理,要求市府儘速將修正案送交議會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