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糖尿病要膳食均衡

11月14日是第32個世界糖尿病日,爲讓人們認識和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鼓勵人們改善生活方式以抵禦和管理糖尿病,中食智庫專家、中國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教授指出,人們要了解糖尿病的誘因,從源頭上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要均衡飲食,每餐保證攝入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

糖尿病足的誘發因素

糖尿病最大的“副產品”之一是糖尿病足,輕者足部麻木、疼痛、關節僵硬;重者腳部感染、潰瘍、壞死。數據顯示,在糖尿病龐大的羣體中,約有15%—25%的病例會演變爲糖尿病足。

王海洋解釋,糖尿病足是指患者長期高血糖導致微血管和大中小血管狹窄、閉塞、血流障礙,而釀成的併發症之一,對神經、血管和免疫系統有所損害,進而形成足部潰瘍、感染、骨關節破壞等嚴重併發症,其中足底、足跟、趾間等部位非常容易產生感染和創面,且潰爛日益嚴重,癒合極爲困難。

目前,我國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約爲11%,男女之比接近1∶1。糖尿病患者1年內新發糖尿病足潰瘍率爲8.1%,癒合的患者1年內再發潰瘍率爲31.6%。在年齡構成方面,糖尿病患者集中在中老年羣體,其中以40歲以上年齡段爲主。由於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習慣的轉變,年輕羣體糖尿病的發病率呈增長趨勢。

糖尿病足的誘因主要是高血糖、神經病變、血管病變以及伴有的感染。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羣包括:長期血糖控制差,穿不合適的鞋、足的衛生保健差,有神經病變的體徵或周圍血管病變的體徵,糖尿病的其他慢性併發症。如果不能爲糖尿病的進程及時“踩剎車”,極有可能帶來壞疽、潰瘍、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酮症酸中毒等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提升自身健康管理意識

那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呢?糖尿病足患者是否能通過自我管理來控制病情的發展呢?王海洋給出如下建議。

一是控制血糖水平。穩定血糖是預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糖尿病足患者必須遵循醫生制定的醫療方案,規律服用藥物,按時注射胰島素,把血糖濃度儘量維持在正常值範圍內。

二是足部護理。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紅腫、破損、傷口、麻木等症狀,如有感染或潰瘍,需接受及時有效的診治,包括到醫院門診進行清創、去除死皮組織、應用抗生素藥物,有的可能需要手術來修復。同時要保持足部清潔和乾燥,還需根據腳部具體病情,佩戴適宜的足部保護用品,以減輕足部負擔,預防再次受傷。

三是適量運動。適度的有氧運動可增進血液供應,增強肌肉的強度、韌性和彈性,有效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建議依據個人身體條件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同時,維持適當的體重有助於減少對足部的壓力,加快下肢的血液循環。

四是均衡膳食。均衡膳食對防範糖尿病足也非常重要。要注意控制總熱量,適量攝取蛋白質、脂肪、蔬果和纖維素,避免單一食物導致營養不良;嚴控碳水化合物、高糖、高鹽、高熱量、高油脂及油炸食品的攝入;進餐間隔時間不要過短或過長,一般在5—6小時爲宜,進餐時間可在20分鐘以上,要細嚼慢嚥;進餐順序先蔬菜、蛋白質、稀湯,最後碳水化合物,以延緩葡萄糖的吸收,避免血糖升高。

王海洋強調,儘管糖尿病足危害很大,但通過科學干預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監測血糖、精準用藥、適量運動、控制體重、調整合理膳食結構,提升自身健康管理參與意識,是可以把糖尿病足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衣曉峰 劉梓琪 徐義巖)

王海洋,中食智庫專家、中國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廣東省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臨牀紅外熱像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