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KY中國各車廠已恢復正常生產!北京奔馳加速拉貨 第二季營收可望回升

汽車零組件廠「英利公司成立於2001年7月,位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是中國最大的長玻璃熱塑零件供應商。(圖/翻攝自英利官網

記者楊絡懸臺北報導

汽車零組件廠「英利-KY」(2239)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2、3月份工作天數減少、產能下降,導致今年第一季營收較去年衰退28%,不過,英利指出,高階車廠客戶北京奔馳」(Beijing Benz)拉貨需求提升快速,現已恢復至正常供貨產能,預計公司生產端在第二季能回覆正常軌道,營收也可望逐漸回升。

營運以中國爲主的英利受到肺炎疫情影響,各廠區延後開工,直至3月12日復工。英利表示,車廠客戶尚未修減年度銷售目標,往後幾個月份期待會有訂單遞延效應現象,現已回覆至正常供貨產能,4月甚至有加班的情形,顯現高階車款銷售受大環境影響較低,其餘車廠客戶3月過後產能也逐漸回覆中。

此外,英利也提到,中國政府陸續推出刺激車市政策,已有不少地方性購車補貼、解除限購、鼓勵淘汰老舊車等政策,隨着疫情逐漸受到控制,預計會有更多地區跟進政策,刺激汽車市場消費力

英利2019年累計合併營收爲222.40億元,年增率1.76%;稅後歸屬母公司淨利6.44億元,年減42.66%;每股盈餘(EPS)5.46元,也較2018年的9.89元衰退44.79%。

觀察英利2019年表現,因中國汽車市場大環境的下坡衝擊整體汽車供應鏈,另外美中貿易戰因素影響人民幣貶值,業外匯損達1357萬元,2019全年獲利(歸屬母公司)結算爲6.44億元。

中國汽車產業2019年受大環境影響下滑,乘用車市場相較2018年衰退9.6%,下半年衰退幅度已較爲收斂,不過今年第一季受疫情影響,衝擊各行各業供應鏈,英利也首重廠內的防疫措施,營運上謹慎管理營運成本規劃資本支出,在擴廠及設備投入上會較爲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