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馬丁·雅克:西方對中國經濟轉型的理解落伍了

來源:環球時報

西方國家,尤其是西歐國家,對廉價的中國製造產品充斥西方市場的抱怨與日俱增。他們主要關注的是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這些都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綠色技術。一個常見的指控是,中國向這些行業提供了不公平的國家補貼,使其獲得了不公平的市場優勢。

這類批評暴露出西方對中國經濟轉型的不理解,以及對中國經濟戰略的不重視。這兩者都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西方對中國持續發展作出的反應。西方一直不同程度地否認中國的發展,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認爲這種發明和創新是西方獨有的)。由於這種政治和文化心態及其固有的偏見,西方對中國經濟轉型的理解一直相對落後。

當西方開始承認中國這些年的飛速發展時,中國經濟已經在價值鏈上迅速攀升,儘管這種承認並不情願且姍姍來遲,但西方一直認爲中國註定只能停留在價值鏈的低端。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意識到,情況不再是這樣。但即便如此,西方也沒有完全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是選擇用抄襲和欺騙來解釋。最近的一個表現是,2023年秋,美國拒絕相信華爲的新型7納米芯片是中國的突破,而不是從美國或其他地方竊取的。

2015年發佈“中國製造2025”計劃是一個重要時刻,該計劃列出了中國需要確立自身全球主要參與者地位的十大關鍵工業領域,其中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西方沒有認真看待中國的這一計劃。

2023年,中國的電動汽車開始在本土市場上擊潰外國競爭者,並大舉進入全球市場。在這一想法成爲不可否認的現實之前,西方一直將之視爲異想天開。西方越是試圖用抄襲和欺騙來解釋中國經濟的這種發展,就越是無法理解它持續發展的本質和動力,從而大大低估中國未來可能的工業潛力。

請允許我就此提出另一個想法。中國自己也承認,在商用飛機領域,它遠遠落後於美國和歐洲。C919去年才投入使用。然而,與此同時,波音公司的主要機型737 Max卻因兩起致命墜機事故和一系列小事故而陷入巨大的安全危機,導致人們對其前景產生嚴重懷疑。這很可能會加速C919的發展,使其成爲737 Max的重要競爭對手。誰會想到這可能成爲現實,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呢?

西方一直低估了中國經濟模式提供極具競爭力產品的能力;相反,他們總是專注於中國的短板,卻從不承認中國的優勢;他們總是相信自己的宣傳,卻忽視了中國實際發生的情況。事實是,在過去1/4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裡,中國經濟模式一直並將繼續優於西方模式。

氣候變化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自《巴黎協定》2016年正式生效以來,國際社會已經認識到遏制全球變暖的極端重要性。中國是迄今爲止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生產國,這絕非偶然。這3個領域都是應對全球變暖的根本,西方批評中國在這3個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是將西方國家利益置於全球公共利益之上,暴露出他們狹隘的西方中心主義。

事實上,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整個世界在應對全球變暖的過程中都很可能需要高度依賴中國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西方國家不應以一種目光短淺和狹隘自私的方式行事,而是應該對中國做了他們沒有做到的事情表示感激。

中國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我們都知道,或者說應該知道,中國考慮的是長遠問題。這種長遠眼光是發展新興產業的先決條件。此外,中國擁有全面的製造能力,與其他經濟體不同的是,中國幾乎在每個主要工業領域都佔有一席之地。隨着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爲新的關注重點,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的工業觸角將伸向更多新領域。(作者是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