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俄烏戰爭以來 中國持續向俄提供軍事物資

圖爲2023年3月21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會談。(圖/新華社)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經過調查發現,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國一直向俄羅斯提供直升機、無人機、光學瞄準具和國防工業所用的關鍵金屬。

美國之音引述《每日電訊報》在19日發表的一篇報導指出,自從俄羅斯去年二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戰爭以來,俄羅斯企業,包括那些遭到制裁的導彈發射器、裝甲車、甚至戰略轟炸機的生產廠商,收到來自中國成千上萬批次的物資。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這些物資通常被認定爲軍民兩用,這就可以讓北京以民用的名義合法地與俄羅斯進行貿易。

《每日電訊報》引述貿易數據統計公司「複雜經濟觀察站」(OEC)和開源資訊研究機構「全球摩爾法」的數據報導說,中國一家無人機生產廠商在俄烏戰爭爆發前一個星期,向俄羅斯出口了1000套軍民兩用類別下的無人機系統。

報導指,這些無人機是運送給名爲「薩姆森」(Samson)的俄羅斯公司的,而薩姆森公司自稱是一家兒童玩具批發商,但是就像其他許多從事軍民兩用商品進口業務的俄羅斯公司一樣,這可能就是一個空殼公司,因爲登記在公司名下的資產只有區區一萬盧布。

俄烏戰爭爆發四天後,中國煙臺的九九九空中救護有限公司向俄羅斯運送了兩架直升機,而另一家天津的飛行公司則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向俄羅斯轉移了兩架空中巴士生產的直升機。

《每日電訊報》說,自2022年年初至今年第一季,中國公司還向50多家俄羅斯公司出售了光學瞄準具。俄羅斯進口光學瞄準具的價值2022年比前一年幾乎翻了一番,達到250萬美元。

根據「全球摩爾法」公司的研究,中國義烏沃傑光學儀器公司出口的光學瞄準具最多,高達2500套,接收方則是俄羅斯CEK公司,而這家俄羅斯公司以前曾向俄羅斯聯邦內政部供應過瞄準具和夜視儀。

《每日電訊報》報導指,貨品單上的備註說這一產品供「打獵」用,但是瞄準具也很容易被安裝在軍事裝備之上,以提高部隊對敵方目標的瞄準精度。

「全球摩爾法」的研究還發現,中國爲了躲避制裁,還通過印度和哥斯大黎加等國向俄羅斯轉運出口渦輪噴氣發動機以及雷達導彈導航系統。

貿易數據顯示,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對生產武器裝備至關重要的原料和零件也急劇增加。中國在2022年向俄羅斯出口了價值1800萬美元的鈦合金產品,比一年前幾乎翻了一番。

重量輕而且又抗熱的鈦合金是製造軍機和軍事裝備的關鍵材料。中國公司還向俄羅斯製造和維修圖-95和圖-160M等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圖波列夫公司出口了特殊鎂合金,而這些遠程轟炸機常常被用於向烏克蘭發射巡航導彈。

此外,俄羅斯生產裝甲運兵車的公司也接收了來自中國至少520批次的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