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嗅覺——被遺忘的重要感官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泰晤士報》1月5日文章,原題:嗅覺如何影響政見 專門研究氣味的瑞典心理學家約納斯·奧洛夫斯曼在其新書《被遺忘的感官》中表示,我們活在“視覺時代”。一項調查顯示,只有不到1%的英國人認爲嗅覺是最重要的感覺。

“輕視嗅覺源於無知。”奧洛夫斯曼在書中率先打破了人類嗅覺較差的陳腐觀念——這種成見歸咎於19世紀科學家,當時人們致力於將理性的人類與受本能驅使的動物區分開來。最近10年,嗅覺科學突飛猛進,人類發現自身潛力超越了鼠類,可以聞出溺亡於葡萄酒中的果蠅的雌雄之別。

只有狗在嗅覺上碾壓人類。和狗不同,人類無法弄清每一種氣味的源頭,這便是嗅覺侷限所在。人類嗅覺還受限於文化語境,這可能歸因於大腦結構,嗅覺處理和記憶區直接連通,所以嗅覺基本跳過了抽象的基於文字的思維。我們在鑑定成分時很難系統地檢索氣味記憶庫,並將複雜的氣味分解爲各個組成部分。

由於大腦嗅覺區和記憶中樞十分接近,特定的氣味因素也極容易觸發情感記憶。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對菩提花茶浸過的瑪德琳蛋糕念念不忘,將這段回憶寫進了《追憶似水年華》。科學研究表明,大量嗅覺記憶來自人的6到10歲,這與人在大學時期才迎來“記憶峰值”形成奇特對比。

奧洛夫斯曼在書中還辟謠了人體信息素與性吸引力有關,他認爲人被某種氣味吸引往往來自聯想。例如牛奶的氣味會引發嬰兒的吮吸反射,香水療法的原理是薰衣草會自然與放鬆相聯繫。另一類闢謠則針對“化學物敏感”的抱怨者,多達10%的成年人自稱對某種特定氣味產生醫學級反應,儘管他們的鼻子並不靈光。這類人往往也對噪音敏感,焦慮程度更高,他們並非需要修復嗅覺系統,而是要接受認知行爲上的治療。

意料之外的是,對氣味難以容忍似乎與政治傾向有關。奧洛夫斯曼發現權威主義與心理敏感之間存在關聯——不喜歡陌生人?對難民持負面態度?喜歡強勢的領導者?那你可能尤其厭惡體味,這種關聯是對感染的一種潛在恐懼。

奧洛夫斯曼的最新研究是對當今嗅覺科學一次熱情輕鬆的調查,他強調了嗅覺障礙與抑鬱症的聯繫,分享了疫情之後許多患者嗅覺喪失或心理扭曲的經歷,並表示堅持每天聞一兩罐熟悉的氣味就可改善。“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觸正規的嗅覺訓練,但希望在你醒來後聞到咖啡香氣時,能體會到嗅覺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書中寫道。(作者詹姆斯·麥克康納契,青桂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