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跌回2011年”,曾經的中國500強房企從A股退市

暴雷的房地產企業,似乎免不了退市的命運。

5月15日晚間,世茂股份發佈公告表示,公司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於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因連續 20 個交易日低於人民幣 1 元/股,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 年 4 月修訂)》第 9.2.1 條的規定,世茂股份已經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自5月16日起,世茂股份停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將就其退市展開聽證程序,如無意外,15個交易日之後,世茂股份將會正式在A股退市。

5月15日收盤時,世茂股份股價停留在了0.43元/股,這意味着即使接下來的時間即使世茂股份股價每天漲停,也達不到監管要求,已無力迴天。

世茂曾經擁有令同行羨慕的A+H雙上市平臺。在H股上市的世茂集團,以住宅開發和銷售爲核心業務,在A股上市的世茂股份聚焦商業地產開發與銷售、商業經營與管理。2020年10月,世茂又分拆了世茂服務在港交所上市,三者總市值曾超過1500億元,在民營房企中僅次於恆大、碧桂園、融創。

在房地產行業激進發展階段,世茂體系曾大舉舉債拿地、併購,也曾嚐到甜頭,規模快速增長。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的評選中,世茂股份登上榜單,排到了第435位。

但從2021年開始,情況急轉直下。世茂股份當年的營收出現10.66%的下滑,淨利潤更是同比大幅下降38.01%。2022年,其營收再次下降70.37%,跌落到與2011年相當的水平。

之後,情況繼續惡化,2022-2023兩個會計年度,世茂股份合計虧損135.23億元,是營業收入數額的兩倍多。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近兩年來,房企手中的貨幣資金規模繼續下降,權益性投資規模下降,僅有投資性房地產規模保持連續增長,按說以商業地產開發和運營的世茂股份也應屬於相對穩健的業務板塊,但事實並非如此。

世茂股份開始償債困難,今年3月30日,公司公開披露,截至2024年3月29日,公司及子公司公開市場債務、非公開市場的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債務累計123.24億元未能按期支付。

近期房地產板塊股價回升,有人稱世茂股份是“倒在了黎明前”。2023年迄今,世茂股份還曾多次增持、回購公司股票,試圖挽回局面,但未能挽回頹勢。

世茂股份的股價曾出現過兩個高點,一次在2015年6月,一次在2020年8月31日,後一個高點至今,其股價已跌掉94.05%,目前總市值僅剩16.13億元。

與世茂股份一樣,在港交所上市的世茂集團也處於風雨飄搖中。今年4月8日,世茂集團被債權方建銀亞洲提出清盤呈請,涉及的財務義務金額爲15.8億港元,爲世茂集團的債務重組畫上一個問號。

另據36氪瞭解,陷入債務困境的世茂集團旗下有大量項目處於停滯狀態,一些已經交付的項目,業主仍無法拿到房本。即使在北京,世茂旗下的上東郡、國風長安項目也因爲資產抵押問題和合作方糾紛,在交房近兩年後仍無法辦理房本。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在海南、廣州、濰坊、泉州等地,其中不乏豪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