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跌落易致傷 北市家防中心揭「防跌密碼」

北市家防中心邀插畫家設計「防止嬰幼兒跌落及因應處理指引」,把預防觀念傳給大家。(北市社會局提供/張芷瑜臺北傳真)

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因不慎發生意外,如嬰兒推車太重翻覆,騎乘機車孩子踩不到踏板,發生交通事故等,因此北市家防中心邀插畫家設計圖文「防止嬰幼兒跌落及因應處理指引」,社會局長姚淑文表示,據統計有80%兒少傷亡事件都是可預防的,這本「防跌密碼」會把預防觀念傳給大家,一同守護孩子安全。

姚淑文表示,社會新聞常看到令人遺憾的消息,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有80%兒少傷亡事件都是可預防的,兒少關懷事件中也可看到54%源於家長疏忽造成意外,爲了保護更多兒少,把正確預防觀念傳給大家,所以家防中心出版一本「防跌密碼」。

北市家防中心7日舉辦「兒少安全不輕忽,快樂城市齊守護」記者會,示範正確使用嬰兒推車。(北市社會局提供/張芷瑜臺北傳真)

北市家防中心主任陳淑娟表示,兒少在日常生活的意外,包含使用嬰兒推車時於置物籃懸掛太多物品,導致重心不穩翻倒,或騎機車接送幼兒,孩子於後座無法抱緊駕駛,也無法踩到踏板,致使發生交通事故,這都屬於大人疏忽,是家防中心最常接到的通報。

社會局說明,家防中心製作防止嬰幼兒跌落及因應處理指引的摺頁,除了文字說明外,還搭配插圖,讓大人小孩都能讀懂,後續將透過託嬰中心、親子館、社區診所及藥局與各區戶政事務所、健康服務中心中心等單位發送給家長,也可掃描QRcode,瞭解更多資訊。

不同年齡的兒童跌落受傷狀況都不同,臺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醫師呂立分享,剛出生4到6個月的嬰幼兒,不太會自己翻身,要注意捧抱與放置位置,扶好頸部與臀部,滿1歲學走路則容易發生跌撞,2至3歲應注意周圍環境與安全,坐嬰兒車出門要綁安全帶,大人也要在旁邊陪伴。

呂立建議,若兒童不慎跌落,家長應注意是否有嘔吐、嗜睡或叫不醒狀況,接着要觀察跌落處有無受傷或不能動,如果擔心狀況就送醫,就醫時也要主動與醫生說明跌落的經過與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