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期貨發展企業風險管理業務 透過期貨商品避險

(永豐期貨領先業界發展企業風險管理業務,總經理林家進表示,要攜手中小企業抗通膨。圖/永豐期貨提供)

原物料價格高漲,通膨壓力揮之不去,永豐期貨總經理林家進宣佈領先業界發展企業風險管理服務,成立實體經濟團隊,要爲企業提供一站式產業風險管理,從有色金屬、貴金屬、能源、農產品等,皆能找到相對應的期貨商品進行避險操作。

2020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美國CPI以8.6%創下1981年以來新高,企業面臨物料高漲的經營壓力。

林家進表示,爲了替企業降低營運壓力,已替企業規劃服務的業務,包括傳統避險、優化訂單利潤、有效管理庫存、完善實物交割、風險管理諮等,要以期貨避險本質,與百萬中小企業攜手渡過通膨與升息所帶來的考驗。

林家進分析指出,根據財政部統計,2021年與臺灣期貨市場相關的前20大大宗商品進出口貿易規模達1.47兆元,其中高雄港可以「實物交割」的LME交易所有色金屬約5,957億元,進出口暢旺通膨壓力首當其衝,除了技術與資源充足的各產業大型龍頭企業,資本額3,000萬以下的140萬家中小企業,正面對高通膨環境威脅。

2021年臺灣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達5,957億元,高雄港LME庫存日均近200億元的貨物價值,但臺灣期貨市場月均LME遠期合約交易量約僅2,000口,顯見運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的企業比例極低。

林家進分析,臺灣期貨市場長期以金融期貨爲主軸,少數交易量大的大宗商品如原油、黃金、銅、黃豆等,以自然人投機目的爲主,長期下來造成實體經濟風險管理知識與意願薄弱,能提供產業風險管理服務極少,惟企業對專業避險的需求渴望卻不知如何做,金管會2020年底啓動資本市場藍圖,明確提到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企業正在承受通膨帶來的經營壓力,林家進說,期貨業者可以提供很多協助,永豐期貨成立實體經濟服務團隊,目標要打造一站式服務的專業與便利,爲各產業企業提供適合的期貨風險服務。